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公文范文> 正文

一种教学新模式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

鸿贵文秘网 发表于2022-04-20 12:45:03 本文已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种教学新模式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

一种教学新模式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

一种教学新模式:“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我一直都在思考,为什么数学啊物理啊每个单元学完后都有复习课,

而语文好像没有。说没有,其实是睁眼说瞎话。不是每个单元后都有“语

文园地”之类的设计吗?这不是单元复习是什么!是啊,我们的语文不仅有单元复习设计课,而且还有与每个单元配套的“同步阅读”教材啊,怎么

就没有复习呢?

但事实上,我们的语文单元复习课基本上就是做一张试卷,或者把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之类的东西归类一下而已。而每个单元重点学习的课文好

像就没有办法深化了。这不仅使语文学习陷入纯工具性的枯燥境地,而且

与当前课改精神,与学习语文就是大量阅读的基本方法相去甚远。

本文要探讨的就是如何把我们的语文单元复习与丰富学生的阅读量结

合起来,而且必须在课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这个提法是在引导儿童开展课外阅读这一大

的课改背景之下,本人结合德阳市的小语课堂教学现状,如何切实地提高

儿童的阅读量思考后提出来的。在网络上搜索该词条,几乎找不到。但台

湾地区有“群文阅读”的教学范例。

这个方案实施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至少尝试过三种方式,走过

不少弯路,教师们的认识也是从模糊到逐渐清晰,最终我们还是真切地感

受到了学生由衷的喜悦和教师理念发生的变化。下面我就把这一方案和活

动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权当抛砖引玉。

一、提出这一模式的问题背景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

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

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

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

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这样一来,

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难怪乎语文教学一直被一些专家指责为“少、费、差、慢”。

2、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

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

外多读书吧!”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

统、科学、理性的思考,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

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3、课堂内外阅读脱节。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

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

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4、学生阅读材料比较缺乏。要开展“班级读书会”,对学生的课外阅

读进行指导,这需要师生共读一本书,这样才便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

阅读交流和讨论。然而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一学期内教师很难让全体学

生去买上几本相同的书。

5、学校普遍没有使用好“同步阅读教材”。新的教材编排体例告诉我

们,除了课内的精读课文之外,还有更多更好的文章需要阅读。但是,学

校教师普遍没有使用或者没有使用好这样一本教材。

基于以上问题,该如何去解决,于是便有了“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这一构想。

二、怎样理解这个模式的基本概念

当前国内的新教材有很多种,不管哪一种,几乎每个单元是以同一主

题来选编课文。这样的编排方式,不仅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

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冶情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而且加强了“三

个维度”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在教学

过程中我们不能仅就一篇篇课文进行孤立的教学,而应把它们看成一个有

机的整体,用同一个主题进行整合。比如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就

是以“感动”为主题组织课文的。“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就是依据新教

材主题单元编写的这一优势在实施的过程中,与传统教学相比较的基础上

发现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从操作层面上与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班级读

书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也有其自身的特性:

1、更好地体现单元的整合。它以相同主题的一组文章为阅读和交流对

象,旨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

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

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获知的数量和获知的能力得到最优增长,

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2、以“同步阅读”为依托。前面提到,“班级读书会”往往是师生课

外共读一本书或几本书,然后利用课内进行交流,然而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我们却很难在一学期内让班上每个学生买上一本或几本相同的课外读物。

在我们为此感到遗憾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身边就有这样一本文质兼美的

阅读资料——同步阅读。我之前通过电话对县内的教师朋友做过一个调查,在调查的10个人当中,有1位老师选择了当中的一两篇课文组织学生进行

了欣赏学习,有5位老师提示学生课外进行阅读,但从未组织学生进行过

相关的交流,有4位老师压根就把这本书给忘了。所以,该如何更有效地

利用好我们身边的现有资源,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服务,也是我们这个活动

所考虑的。

3、使课内、课外、生活得到有效的衔接。前面提到,我们现在孩子们

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二者是分离的。为了更好地体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一理念,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再延

伸到生活。比如在课内学习了“感动”这一主题单元后,再在课外同步阅

读中阅读相关文章,以后在生活中阅读到或遇到感动的人和事时,学生也

能联想到课内学过的相关知识。

在理解了相关的概念后,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这一活动的信心,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产生了一些困惑。

三、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

问题一:学生学习交流的时间不够。平时学习一篇课文都需要2-3课时,而在40分钟内既要完成4篇课文的主题的回顾,又要对课外的4篇课文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探讨,还要对这一主题进行适当的拓展,感觉40分钟的课堂教学实践根本不够用。

问题二:课堂的“精彩”难以呈现。比如四单元的课文虽然都是围绕

“感动”一主题进行组织的,但每一篇都是在记述不同的人与事,课文的

感动都是通过完整的事件来体现,这就很难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零碎

的汇报把“感动”这一主题鲜明地呈现出来,继而感动听课的老师,当然

也就难以达到传统意义上所谓的“好课”的标准。

后来经过我们的反复思考和探讨,进行了相关理论的阅读,最后形成

了这样两点共识:

1、活动的组织方式应该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应该是粗线条的,不必抠得太细;它不以解决语文的基本能力为目的,鼓励学生自己扫清文

字障碍,也允许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某些点上“不求甚解”。遵循“兴趣第

一,儿童本位”的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和分享阅

读收获的一个平台,教师只在某几个点上将学生阅读引向深入,体现思想

的交流和碰撞,引发学生的争论。这样就解决了课堂学习时间不够的问题。

2、课堂以学生学有所得为基本原则。不追求课堂的精彩与精致,而追

求课堂的朴实与落实。这种想法主要源于台湾一位老师来成都献课,她组

织了一节班级读书会,整堂课没有教师精彩的演绎,没有教师澎湃的演说,只是一种简单的合作,一种纯粹的交流,但细细想来,学生的收获却是实实在在的。

3、总的原则就是:“自主学习,组织交流,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学

有所得”。在形成了以上认识以后,我们开始了具体的实施,从而形成了

一套解决策略。

四、自主略读、五步教学的解决策略

填写“群文略读记录表”:

单元学习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用一两个自习时间,可以课

内,也可以课外,自主阅读同步阅读教材上的几篇课文,并作好批注,填

写“群文阅读记录表”。

课文标题作者主要内最精彩的片段或句想提出的问题

容子

“群文阅读记录表”是为了让学生的自主阅读更有目的、有重点地进

行,同时记录整理阅读之后的心得及想法。老师也可以通过“群文阅读记

录表”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适时给予合理的阅读建议,更可以通过阅读

记录的撰写,训练孩子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能力。学生一开始进行课外

阅读时,老师就鼓励他们做好阅读记录,养成习惯。针对不同的年级,老

师可以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今天课堂所呈现的阅读记录表就包括“主要

内容”、“精彩句段”、“我的疑问”等这样几个方面。老师要把握的是,既不让阅读记录成为学生的负担,又不让学生觉得是无关紧要的琐事。

五步教学策略:

在课堂的汇报交流中,老师主要采用“五步教学法”这样的操作模式,即为:主题回顾——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第一步是“主题回顾”。旨在简单回顾课内的几篇课文,提炼出这个单元的主题,并以“画知识树”的方法进行呈现。这实际上也是在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达到用简洁的语句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比如人教版五年级单元主题“父爱”的知识树和“感动”的知识树就是师生共同逐步画出来的。

第二步是“阅读概览”。学生在回顾课内文章的基础上延伸到课外同步阅读,这同样需要学生对同步阅读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在课堂上,多数学生都能借助课外填写的“阅读记录表”进行较为准确的概括。

在以上两个环节中,都主要通过“画知识树”的方法呈现:苹果树的树干表现的就是本单元的主题——感动;苹果树的树叶表现的是课内和课外的8篇文章;苹果则对应的是该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也就是说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感动。通过“画知识树”的方法是为了更好地整合本单元的课文。

第三步是“片段分享”。这是课堂的主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不仅能让孩子们一同分享到阅读心得,而且营造出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提高了个体与群体阅读素养。在这里,学生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教师都应充分地尊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此时,教师摆正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最为重要。教师应该是学生阅读

兴趣的激发者,应该是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应该是读书会过程的

组织者,还应该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与聆听者。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是一味地将课文作深,而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多

元的理解,所以课堂似乎少了一些精彩,但其实学生这样更感兴趣。记得

在我们第一次对学生进行试讲后就做过一次随机的调查,几乎百分之九十

的学生感觉这样的上法比平时的语文课更感兴趣。理由是:学生对文章有

新鲜感,不像平时的课堂将课文嚼得过细、过烂,因而乏味;更为重要的

是“聊书”的形式让他们感觉很轻松,而且很有成就感。

第四步是“精彩赏析”。在前一个环节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

也需要在一两个点上引发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向更深的方向发展。该选择怎

样的点来展开呢?这就需要教师设置一定的话题。话题是讨论的灵魂,一

个好的话题,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能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

经验,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琴弦。好的话题可以课前收集学生阅读中的

疑问进行预设,也可以是课堂上的临时生成。但一般有价值的话题产生于

这样四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二是产生于学生的认知冲

突或矛盾点;三是来源于作品的文体特征和作家的表达风格;四是能够链

接学生的生活和感情世界。

第五步是“主题拓展”。课堂的功能只相当于一个例子、一块试验田、一把钥匙,更广阔丰富、更生动多变、更精彩的世界在课外、在生活中。

这样,学生有了课内阅读所扎下的根,又有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生发出的枝

和叶,必将结出累累的硕果。

以上就是我们在开展“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过程中所采用的“五步

教学法”。反思这实施过程,我们认为,这一新课型至少能产生这样一些

效果。

五、“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

2008年4月22日,也就是“世界读书日”的前一天,我组织全市3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在中江县继光实验小学开展了“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教研活动。在“世界读书日”的头一天来开展这个活动,共话有关儿童课

外阅读这一话题,我有更深入的思考,是想为这个活动赋更深的意义。

在这之前,也就是2007年11月,我在旌阳区的逸夫学校首次尝试开

展了这一活动,受到了与会专家人教社小语室王林博士高度评价。

在这之后,也就是2008年5月9日,中江县小南街小学自发开展了这

一活动。到会观摩的教师200多人,效果很好。看到这一一个喜人的局面,

我马上在全市44所学校结合“班级读书会”和“教师读教育名著”的两个

活动,共同推广这一教学新模式。

到目前,我个人认为已经取得了这样一些的效果:

1、丰富和完善了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在过去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单元教学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在课内外开展精读课外的理解和拓展,为大量

阅读搭建了课内平台。

2、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过去人们批评说:“数学是清清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确实如此,如果只孤零零地进

行一篇又一篇的阅读教学,就很难形成学生系统的知识结构,而“单元整

合,群文阅读”却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问题。

3、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单元整合”可借助教材编写优势,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

相同的时间内均能获得不同的质和量。大量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4、有利于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也兼顾应试。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每个老师的共识,然而“应试教育”也是我们现在绝对回避不了的。而同步

阅读的课文无论是文章内容还是结构都很好地体现了与课本同步这一原

则,这有利于将课内中所学的阅读方法,在课外进行实践,学生的阅读能

力提高了,即使是应试老师也用不着担心。

5、在试行班级已形成明显的阅读氛围。有了这样一个阅读展示的平台,学生充分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把它带入到更加

广阔的阅读空间去。

附:

1、“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父爱”课堂实录

2、“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感动”课堂实录

3、“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岁寒三友”课堂实录

4、台湾群文阅读教案:“文学圈”

推荐访问:新模式 反思 阅读教学 一种教学新模式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