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公文范文> 正文

镇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3篇

鸿贵文秘网 发表于2022-06-27 15:35:02 本文已影响

镇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3篇

镇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篇1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参与者,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受启发,备受鼓舞,深刻领悟到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要在五个维度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将中华文明溯源与阐释研究推向深入。要始终坚守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政治高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立足百年变局,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文明溯源和文明阐释,以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扎实的学术研究把中华文明的阐释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的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强化文明探源研究的政治担当,不断提高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特别是要紧紧围绕中华文明基因和中华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亲和性、融合性这一根本性问题,注重从文化遗产和考古遗存中凝练文化和精神内涵,深入探究中华文明延绵不绝、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文明韧性以及开放包容、朴实典雅、和谐自然、崇礼尚德的文明特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大地的文明基础,深刻阐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刻论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势。

  要不断增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理论厚度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经历了治乱兴衰,几经沉浮,但始终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并不断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展示了中华文明独特的发展道路和无与伦比的文明竞争力。作为一个延续五千多年而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的重叠,如此独特的文明道路和文明样态是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完全不能正确解释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极大地丰富了文明研究的理论体系。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要秉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雄心,站在百年变局的历史高度,深切关注人类文明史的“变”与“常”,深入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构建坚实的文明支撑和历史信据;要围绕不同类型文明的盛衰演变、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经验等重大问题开展比较研究,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视角,来衡量中华文明所蕴含的“世界精神”价值,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要持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学术深度二十年来,经过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也应该看到,已有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比如,对社会大众密切关注的一些基本历史问题如中华文明的开端、三皇五帝的属性、夏王朝的历史信度等,目前都还没有完全厘清;对一些事关中华文明来路和发展高度的关键性遗址如牛河梁、良渚、陶寺、石家河、二里头、石峁、殷墟、三星堆等,发掘面积还十分有限,对遗址结构和遗址内涵的认识也还远远不够。特别是,考古学作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主力学科,目前还比较普遍地存在重材料轻解释,重发掘轻整理,重描述轻研究,重实证轻理论的现象,考古工作整体上还比较粗放,考古学研究的针对性、精细度和含金量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要有强烈的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学术自觉,继承中国史学“疏通知远”的优良传统,秉持中国考古学“透物见人”的学科追求;要遵循中华文明演进的内在理路,从注重材料积累向阐释文明转变,从发现历史、求证历史向书写历史、创造历史转变,深刻、准确地揭示中华文明独有的内在结构美和深层文化基因,厚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力量,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要大力拓展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交叉广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展夏商周断代工程以来,多学科交叉研究模式在历史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得到迅猛发展。二十年来,研究者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新时代的文明探源研究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学科交叉,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更加全面、立体、科学、准确地理解中国古代文明和历史;要勇于剖析学科局限,敢于破除学科壁垒,自觉抛弃学科偏见,树立多学科交叉是开展文明探源研究基本范式的学术意识;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丰富史料,凝练重大学术问题,形成重大学术任务,在学术攻关中通过学术交叉形成新的学术共同体,有效实现方法创新、成果创新和理论创新;要以多学科交叉合作为基础,尊重研究者的不同学科背景,围绕共同目标,发扬优良学风,真诚合作,乐于分享,协同攻关,实现不同学科的深度融合,不断揭示出中华文明的丰富面相与深邃内涵。

  要积极推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普及力度文明是人类历史的总汇,也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有着五千多年辉煌史的中华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历史根基和精神魂魄,是中华文化永续繁荣的深厚滋养,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共同的文明认同,离不开共同的思想基础,离不开共同的精神追求。我国自古就有“以文化人”和“以史育人”的优良传统,善于借助历史与文化的精神力量实现品格塑造、价值引导的人心教化,达到族群凝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的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地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要充分认识文明普及教育的重大意义,勇挑讲述文明故事的时代重任,不断增强文明普及的行动自觉和学科能力;要通过高水平的文明探源研究,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做到“以理服人”“以学服人”,积极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和文物实证,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普及方法,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向世人展示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彰显中国力量,增强中华文明的感染力、亲和力和认同感,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镇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篇2

  认识到广大市民是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主体。坚持建设为民、建设惠民、建设靠民,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动员会议上的精彩发言,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x区党工委、管委会召开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动员会议,吹响了常态长效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的号角。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之一,x区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x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恒心、耐心,以真抓实干深化建设工作,以归零心态再谱壮丽新篇。

  一、站位全局、清醒认识,齐心协力谋深化。

  第一,认识到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开展建设工作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x区将把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有机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真正让人民分享到更多发展成果。

  第二,认识到常态长效是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难点所在。文明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持常态长效是回归创建初心、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内在要求。如果把建设工作当作“面子工程”,只图一时光鲜,文明城市将无从谈起。我区将树牢“三分在建七分靠管”的理念,在抓好“建”的同时,切实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管”上来,既要打好建的攻坚战,更要打好管的持久战。

  第三,认识到广大市民是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主体。坚持建设为民、建设惠民、建设靠民,充分利用各种载体、不同形式,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强化宣传报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建设工作中,自觉维护建设成果,不断增强支持x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太仓主城区的主人翁意识。

  二、紧盯目标、稳步推进,对标对表抓深化。

  一是总结成功经验,形成长效制度。对标指标体系,聚焦具体任务,制定《x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把上一轮创建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缮、环境卫生整治、农贸市场提档升级等成功做法经验,用机制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创建工作的连续性、持久性和实效性。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工作试点。针对小广告乱张贴、车辆乱停放等建设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探索建设专项工作试点,逐一建立台账、集中研究解决、推广有效经验,形成一批成熟的解决问题长效机制成果。

  三是扩大惠民范围,力争群众认可。着力实施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工程,针对问卷调查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推选和宣传活动、道德讲堂、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居民知晓率要求,多形式靶向开展活动,浓厚建设氛围。

  三、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创新举措强深化。

  树立“在创建中打造品牌,以品牌促进创建”的意识,既抓好测评体系中的“规定动作”,又结合实际打造具有x区特色的“自选动作”。

  一是深入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同心筑梦 情暖x区”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化乡风文明志愿岗工作。开展“道德模范这样说”等学习宣传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二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活动。围绕“七夕”文化品牌开展“x之夏”系列活动,深化“young 说”x青年论坛、“老书记讲堂”理论宣讲品牌,全年开展“一览芳华 乐阅x区”系列阅读活动,不断提高全区居民文明素养。

  三是创新把握网络文明宣传阵地。创新“互联网+文明实践阵地”新模式。扩大“‘电’亮x区 ‘竞’彩有你”网络文化品牌优势,开展“百年华诞奏华章 悦动x区建新功”第三届抖音大赛等特色网络文化活动,传递“指尖”文明力量。

  四、压实责任、转变作风,扎实落实保深化。

  建设工作要想“考”出优异成绩,就必须加强督导,动真碰硬。

  一是坚持督查指导常态化。完善责任倒查制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坚持班子领导深入挂钩社区督查、纪工委常态化督查、机关工作人员下沉社区巡查的工作机制,增强问题发现整改实效性。

  二是坚持网格包干精细化。将小区楼道整治任务包干到网格小组,深化“楼栋长制度”,在上一轮创建中明确每个楼栋设置一位楼栋长的基础上,细化问题反馈、配套激励等机制,提升精细化管理先进性。

  三是实现统筹联动高效化。形成由创建办抓好统筹协调,社区、城管中队、公安交警、规划建设局、社会事业局等相关重点关键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带头干的建设工作局面,在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明确责任上全面提升。

  文明贵在坚持,需要久久为功。x区将始终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工作不松,持续保持好的创建势头,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向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迈进!

  我的发言完了,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

镇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篇3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21〕43号)和《中共xx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市委办发〔2022〕18号)精神,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X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主题,以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为标志,筑牢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广泛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积极投身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价值引领、内容为先。牢牢把握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红色阵地属性,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文明洗礼、文化熏陶,着力建设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坚持重在实践、知行合一。把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实践结合起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在身体力行中坚定信仰、提升素养、激发奋进力量。

  坚持群众主体、共建共享。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大力弘扬邻里守望、互帮互助传统美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增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分类施策、突出特色。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文化特点,结合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工作路径模式,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

  坚持改革创新、整体推进。创新理念思路、拓展内容形式、丰富活动方式,注重城市与乡村、文化与科技、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着力打造与共同富裕目标相适应、与美好生活向往相契合的思想文化阵地。

  (三)主要目标。在巩固深化前期试点成果基础上,传承好经验做法,补齐短板不足、补强薄弱环节,全域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一步整合资源、巩固阵地、扩大队伍、丰富活动、建优品牌、健全机制、提升服务,按照“阵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务延伸”的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不断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用特色品牌活动引领基层文明实践,使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使之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二、重点任务

  (一)高标准推进阵地建设。

  1、巩固提升三级阵地。以提升综合使用效率为导向,突出教育和服务功能,体现红色属性,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全面提升“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建设水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优化提升“1+9”推进平台,实现“一个中心、N点辐射、多重功能、共享使用”,使指挥中枢、教育培训、队伍孵化、文明体验、成果展示等的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各基层所(站)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便民惠民、务实管用的原则,激活闲置资源、共享区域资源,在达到有固定场所、有管理人员、有志愿队伍、有活动内容、有实践项目、有醒目标识、有管理制度、有活动成效的“八有”标准基础上,加强所(站)的新建、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全面实现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高标准全覆盖。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进社区”和“乡村振兴联系村帮扶”制度,通过机制化结对帮扶,推动市、区优质资源向所(站)下沉,实现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构建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文明实践“矩阵”。

  2、广泛延伸服务触角。创新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千万”工程,按照“不另起炉灶、不重复建设”的原则,在有效整合“爱心驿站”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便民服务站”等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出便民利民导向,开发利用主次街道可开发空间、小区门房、社区周边服务用房、农贸集市、劳务市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重点公共场所,按照“八有”(有阵地、有标识、有志愿者服装、有志愿服务人员、有志愿服务项目或内容、有工作制度或管理办法、有便民服务设施、有活动宣传展示平台)“四必备”(“学习强国”广播站、图书角、宣传资料、志愿者服务登记簿)标准进行改造提升、统筹使用,建设百家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构建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进一步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手臂,让群众就近就便参加志愿服务,参与文明创建,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便民化的服务需求。

  3、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强化数字赋能,依托“今日xx”客户端“文明实践”模块,完善宣传展示、互动交流、供需对接、统计分析、在线评估等功能,建立完善“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实现文明实践项目线上线下协同运行,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发挥区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产党员”教育平台、“xx党建”信息化平台等优势,结合电子阅览室、学习强国10分钟大屏等设施,构建信息联通、线上线下智能互动的资源共享网络。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通的文明实践工作微信群和镇(街道)、村(社区)、组(小区)、楼栋、楼口五级网格管理微信群,搭建信息速递、文明传播、凝心聚力的文明实践网络平台。

  (二)高质量加强队伍建设。

  4、建强志愿服务总队。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党群联动”原则,建设覆盖广泛、数量充足、构成多元、富有活力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在区级,强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政治引领、指挥调度、业务指导作用,依托“1+9”推进平台,不断加强理论宣讲、文明风尚、教育关爱、文化惠民、科技科普、普法宣传、体育健身、健康服务、生态环保等九支常备志愿服务分队规范化建设,精准对接全区中心工作和群众实际需求,组建一批具有xx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各志愿服务分队按照总队统一规划部署,拓展志愿服务内容,下沉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引领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进行,形成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互联互促、互通互补的良好态势。每支队伍全年集中服务不少于12次。

  5、壮大一线志愿力量。突出基层主体作用,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任务,在各所(站)建立一定规模的常备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先进人物、社会贤达、创业返乡人员等各领域带头人的能人效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等阵地资源,通过设立模范工作室等模式,孵化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带动基层群众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各所(站)组建志愿服务分队不少于10支,平均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组建至少10支志愿服务队伍,每支队伍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次。区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根据工作特点,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全区在职党员干职工注册和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到100%,人均每年从事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20小时。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项目资助、结对帮扶、技术援助等方式参与志愿服务。

  6、培育专业志愿队伍。依托区消防救援大队、各医院(卫生院、服务中心、室、站)等专业机构和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组建体系完善、担当可靠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吸纳大爱无疆、心理协会、蓝天救援队等专业团队加入各中心(所、站)志愿服务组织,健全专业领域的志愿服务体系,在满足群众日常服务需求的同时,提升应急状态下迅速响应、专业救助、支援保障能力。同时,中心(所、站)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引导和规范管理,积极孵化一批具有社会保障性、非营利性特点和示范导向作用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使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比例逐年提高。

  7、加强能力素养培训。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开展志愿者培训轮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知识技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社会组织孵化、培训资源,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的文明实践骨干、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集中示范培训,培树先进典型,强化引领带动。各专业志愿服务组织的主管部门发挥好部门资源优势,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本行业系统专业志愿服务队伍集中培训,提升志愿服务队伍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用好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培训资源,组织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培训。

  (三)高质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8、落实首要政治任务。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有效传播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结合点,广泛开展分众化的理论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壮大宣讲队伍,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百姓名嘴”常态讲、青年讲师通俗讲,形成多层次理论传播队伍;积极发动“党员中心户“五老”人员、先进模范、新乡贤、退伍军人、文明实践员等共同参与日常说理,让身边人说身边事,把“大道理”讲活讲深讲透。丰富内容供给,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结合群众阅读和接受习惯,每年组织编写一批乡土教材、宣讲教案、群众读物,依托区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平台等网络平台推出一批宣讲课程、公益广告、短视频,满足民众学理论用理论的多样化需求。活跃宣讲形式,统筹运用传统阵地和新载体新手段,提档升级“云课堂·微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等宣讲品牌,打造一批党的创新理论主题广场、主题街、景观小品、公益广告,拓展传播渠道;广泛开展“大喇叭”小板凳”炕头宣讲”“宣讲+文艺”等理论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实践融入,强化互动体验,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9、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依托社区党建、综治等网格资源构建文明实践网格,组织志愿者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和思想动态,针对群体差异、代际差异,开展分众化、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志愿服务。推广“好媳妇先锋队”“银发婆婆”“荣哥”“荣嫂”等有效组建形式和“窗帘行动”等有效做法,重点通过温情陪护、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关怀等方式,加强对老年人、留守和困境儿童等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对存在思想困惑、精神困扰的群众,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帮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点对点开展宣传帮教、心理疏导,引导参加寓教于乐的文明实践活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着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净网”行动,大力宣传“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理念。组织文明实践网络志愿者开展网上宣传、网上评论等活动,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引导正确舆论导向,让社会主流价值占领网络阵地,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10、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选树活动,开设《立德润心·情暖xx》专栏,持续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切实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拓展“道德银行”“道德信贷”孝善矩阵”等品牌项目,持续推广“孝善基金”“婆媳夸会”“孝善宴”“德润生日会”等有效做法,唱响xx“德”字品牌。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倡导开展写家史、读家书、谈家教、讲家训、立家规、传家宝和“家风家训挂厅堂”等文明实践活动,以淳朴家风带动社会新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发挥乡村少年宫作用,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时代新人”等主题活动。丰富精神文化供给,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群众性主题活动,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行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修订完善“一约四会”,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作用,破除天价彩礼、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渗透,积极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礼堂,推动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吹得散的良好局面。

  11、广泛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精准把握中国特色,紧扣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聚焦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一品牌一方案”巩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十大品牌”,在此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内容载体,孵化打造一批务实管用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便利化、专业化发展。推进“志愿之城”建设,常态化开展“逢6”包街包帮活动,深入开展“问题随手拍垃圾随手捡文明随时做”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动员各类主体广泛参与志愿服务,营造处处可志愿、人人可志愿、时时可志愿的全域化志愿服务氛围,以“文明实践”助力“文明典范”。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开展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积极倡导互助式志愿服务,组织群众亲帮亲、邻帮邻,从举手之劳小事做起,传递温暖关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以“微改造、小工程、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微小细”民生实事行动;针对群众个性需求和个别问题,开展“微心愿”“微诉求”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形成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

  (四)高质量加强机制建设。

  12、构建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市级抓推进、县级抓落实、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落实区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责任,区委常委会每年研究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不少于2次。调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日常工作调度,督促工作任务落实。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度,带动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和文明实践重点工作项目清单,明晰责任,带头示范推动,构建“各负其责、上下贯通、横向协同、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13、健全工作保障机制。运用好“中国志愿”APP和“xx新时代文明实践”微信小程序,实现志愿者全员注册,建立志愿者台账信息,完善退出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制定志愿者礼遇办法,积极推广文明积分管理,大力普及“道德银行”,常态化开展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选树表彰工作,给予志愿服务队伍政策扶持、激励保障。注重项目策划、设计和组织,探索“成立项目—招募志愿者—实施项目—评估效果—优化项目”的项目闭环管理流程,将每月第一周的周六作为固定的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行动、天天有活动。积极构建政府投入为主、多种渠道筹措为辅的多元投入机制,区财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基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万元。探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打造项目资金池,灵活引入社会公益和爱心力量,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扶持力度。坚持城乡一体推进,加大资金、资源和政策供给向基层倾斜力度,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到农村提供服务和实施项目。

  14、完善考核评估机制。编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和提升文明实践站建设标准水平。研究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评估标准,每年对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进行评估验收。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成效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巡察范围,纳入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实绩考核,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和文明行业评定工作标准,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常抓不懈、常态长效。

  三、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是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是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各镇、各街道和区直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将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措施,将本系统(行业)资源下沉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形成工作合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要积极发挥协调和服务保障作用,加强工作提示、情况报送、示范创建、问题反馈、督促整改、实效评估等过程管理,将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部署要求抓细落实。

  (二)坚持质量为先,强化工作实效。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准确把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将规定动作做一流、自选工作做出彩,既要继承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好的做法,又要勇于创新创造,不断探索特色鲜明的实践载体和方法途径。要强化效果导向,坚持软硬件并重、建管用并举,既抓进度、更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区融媒体中心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要通过公益广告、拍摄宣传片、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制作发放知晓卡、编印口袋书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功能作用、服务内容、活动方式、参与途径等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各单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情况和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通过“今日xx”客户端等,加大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力度,着力营造文明实践浓厚氛围。

推荐访问:村镇 深化 创建 乡镇文明村镇创建实施方案 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文明村镇建设实施方案 乡镇文明创建工作方案 开展文明村镇创建 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 文明村镇建设方案 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主要做法 乡镇文明创建方案 市级文明镇创建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