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正文

习思想论文(4篇)

鸿贵文秘网 发表于2023-05-03 12:45:03 本文已影响

篇一:习思想论文

  

  思想政治实践报告2000字论文集合5篇

  思想政治实践报告2000字论文1在当今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垃圾。此时,环境保护尤为重要,特别是居民独立的环境保护行为。本次调查从安阳山村居民开始,调查不同学历、不同工作、不同年龄的环境保护意识。基于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审查当前的环境保护状况。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前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环境保护建设团队。

  我住的地方阳山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它的名字是镇上的死火山阳山。阳山镇地处江南水乡,南临美丽太湖,北临京杭大运河。全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隶属于1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委会。风景秀丽,有狮子山、长腰山、大阳山、小阳山四座山。改革开放以来,阳山镇以桃为主,经营稳步发展步发展,桃基地建设和果树示范园区建设日益加强。先后被列为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江苏省模范果园。我想调查的安阳山村是阳山镇最近的一个村庄。

  总的来说,安阳山村的环境相对较好,但随着人们越来越享受方便的生活,他们制造了大量的垃圾,不知道,所以这个美丽的地方造成了很多污染。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居民的情况,我决定

  去村委会了解每个居民的一般信息,着找到村里的大多数居民,然后参观街道,分发问卷,安阳山村居民环保意识、垃圾处理、生活环境、环保问卷调查,努力反映最真实的,做出正确的判断,希望大家改善安阳山村的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83%和83%的居民愿意成为环保志愿者,但环保意识并没有深入居民心中,只有少数人会宣传。虽然我愿意成为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但我不能在很多情况下采取行动,我通常不注意环境保护。我只关心31%,其中大部分是一般的。第二,在我的日常生活中,1.从总体上加强环保意识,给如何环保提出具体的意见;

  2.加大宣传,提醒广大居民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如果再不保护环境,无论哪方面都会越来越差;

  3.从生活习惯各个方面出发,制造更多节能环保并且可以多次重复利用的物品,鼓励广大群众购买;

  虽然限塑令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但至今还只有13%的人去买东西的时候随身带环保袋,这意味着过度使用塑料袋,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很严重的,同时,居民关于使用方便饭盒、一次性筷子的环保意识不够深,不能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使用环保袋有很多好处有很多,使用环保袋,即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白色污染;而且环保袋的使用寿命比塑料袋

  长,最重要的是环保袋可以循环使用。并且过度使用这些塑料制品,造成严重的土地污染,在安阳山村中,大部分田地都是用来种桃树的,如果塑料污染再严重下去,那么也许过个几十,甚至只有十几年,这边的火山土将不再适合种桃树,那损失是巨大的。我认为应该将事情的严重性告知每一个居民,让他们自觉地保护环境,将环保付诸行动,最好养成一种习惯。

  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还是挺关注当地的环保状况的,但就是光有意识,没有将意识实践到行动中去,而且都觉得环保问题是很严峻的问题,需要及早解决,并且希望政府能够完善监督体制,完善法律。定期举行大型关于城市社区环境建设宣传工作,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宣传进入家家户户,大到老人小到儿童,人人皆知。让人们了解到自己环境的重要,从而自觉保护环境。当人们的意识健全时,才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是显而易见的。

  总结与启示

  以上是我个人环保工作的一些建议和看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环保不只是种观念,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而不应该停留在浅层得理论教育模式,但也不能完全脱离知识的教化,只有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以最优化地方式将环保事业推上新的高度。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人可以做到的,这需要我们

  每个人的努力与坚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相信,通过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的大力配合,我们会拥有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将我们的家园打造成世外桃源。

  思想政治实践报告2000字论文2今年暑假,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我跟着我院金东区社会实践队来到澧浦镇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实地普法平安宣传。这次充实而又难忘的社会实践经历给我带来了特别深刻的影响。

  一、实践目的实践让我走向科技应用,走出课堂。当前,我们缺少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缺少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与在实际当中遇到的是不尽相同的。其往往具有不具有明显的特征,这需要我们进行抽象概括才能解决各种问题。所以在大学期间我觉得多与社会接触,多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多了解你将会面对的种种问题,对以后的发展和继续深造都是非常非常有益处的。

  二、实践方式

  采用“小分队式”社会实践,组员有15人

  三、实践内容

  (一)采取了以黑板报、广播、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法制宣传、平安宣传

  我们在洪村和锁园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向当地村民介绍有关婚姻法、财产继承等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有关平安的诗歌。同时我们总结了宣传标语:平安在心,普法在行。另外我们利用网上的村民信箱给澧浦镇村民写了一封普法平安宣传的信,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也在广播上进行法律知识三字经的宣传,受到当地村民的好评。

  (二)我们来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进行平安知识的宣讲

  在实践期间,我们也注意到儿童这一相对弱势的群体,认为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平安知识的教育。于是我们联系了一家当地的幼儿园,给小朋友们上课。我们教他们学认交通标识、知识问答,还进行了简单的儿歌朗诵比赛。不仅他们学到了知识,我们也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感觉,专业理论知识更好的结合了实际,这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历。

  (三)配合区政法委等部门进行问卷调查

  因为今年我们浙江省正在进行“平安浙江”创建活动,金东区也进行了具体的实施。现在活动开展差不多了,要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以发现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的改善。正好这和我们实践队平安宣传相一致,加上我们大学生也有这样的经验,于是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在澧浦镇上进行了问卷调查。

  (四)举行法律知识灯谜活动

  法律条例是枯燥而乏味的,为了增加村民们的兴趣使他们主动且更好的了解法律知识,我们特地准备了法律知识灯谜活动。我们从专业书上找了一些题目,写在卡纸上,绑上漂亮的丝带,系在红绳子上,非常的漂亮。当天村民们也非常的热情,竞相回答问题,也得到了一份小礼物。一位老爷爷说这种活动应该经常举行,形式很好,这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

  (五)进行流动模拟法庭的表演

  我们给政府工作人员、村官们以及村民代表进行了一场模拟法庭的表演。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场民庭和一场刑庭,都是生活中经常存在的案例。之后镇长说我们这样的表演很有实际意义,现在是法制社会,村民们更应该知道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六)进行宣传模式的调研

  因为前几天我们进行了群众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这的群众普遍反映宣传不够到位。于是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进行新农村宣传模式的调查,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出谋划策以找到可行的科学的宣传模式。

  四、实践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10天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

  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学长和领导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践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和道理。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以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而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经历实践后,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很匮乏,综合能力还有待提升。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非常的重要。同时还需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10天的实践,我感觉自己长大不少,终于认识到校园其实还是很小的,虽然它占地千余亩,但它仅仅是社会的一小部分,仅仅是一个引导人的机构。在学校,我们学的是理论,讲的是道德文化,而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我们学的便是素质与能力,讲的便是气质与内涵,但两者还是相通的,为的都是顺利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求的都是出类拔萃。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文化,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应该不断增强各方面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思想政治实践报告2000字论文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交通状况的日益改善,务工人员的流动也日益频繁。由于在城市能够找到报酬相对较高的工作,许多原本生活在农村的人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些外出的农民工得生活状况和工作环境究竟如何?为了切实的了解外出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特此展开此次调查。此次调查以建筑工地为主体,深入走进农民工的生活,以寻求相关信息。

  关键词:农民工、工作环境、工资水平

  一、概述

  根据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细则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社会实践将于今年暑期展开。为了完成我校这一暑期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特此展开了此次调查。此次调查主

  要采取实地参观、实习和访谈的形式,以在建筑工地从事工作的外来农民工为调查主体,以切实了解这些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而开展的。通过实地的参观和访谈,基本掌握了这一地区所调查的范围内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现状,和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对的改善意见。

  二、活动的展开

  工作环境不仅包括工人工作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和工资水平,还包括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住宿和饮食的环境,工作之余的生活状况(精神文明生活)等等许多与工人工作息息相关的各类各式各样的周边环境的总和。

  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能够让人工作愉悦,身心健康,十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丰富精神生活,可以说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往往能够事半功倍。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工人数量多这一点,我采取了随机抽取的办法,只随机挑取期中的少数几个进行参观和调查。出于此次实践的人数要求(人数不得多于两人)和经费上的限制,本次社会实践无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

  为了便于统计,在访谈中我提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有以下问题:

  1您的每月工资是多少?

  2您对现有工资是否满意?

  3你们是否有拖欠工资现象?

  4您对您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

  5您希望您的工作环境在哪些方面能够改进?

  5如何改进?

  大部分工人对我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回答,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也具体了解了这些工人的工作环境现状。

  另外,我也在这些考察地点的周边进行了观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娱乐设施进行了考察。不同的地点周边的生态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娱乐设施和娱乐生活也有一些不同。这也在访谈中影响了农民工对我提出的问题所做出的回答。

  三、结果统计与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参观和访谈所得出的结果比较分散,我对这些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主要将访谈的人群在年龄上进行了分类,再在不同的年龄段的人所得到的反应进行归纳和统计。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农民工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很长,基本没有节假日,所以工人的工后生活是极其匮乏的。实地参观发现,农民工的工作所在地生态环境也不是很好,天然的河流都有严重的污染,这主要是工地的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所导致的。

  对于访谈所的出的结果分析后得出:只有30%左右的人对自

  己的工作环境感到满意。

  年龄在20~30岁的工人有70%左右觉得工作时间过长,年龄在40~50的工人有40%左右的人觉得工作时间过长,而30~40岁的工人则只有20%左右觉得工作时间过长。

  在精神生活方面,20~30岁的工人有70%左右的工人觉得精神生活匮乏,30~40岁的工人有14%左右觉得精神生活匮乏,40~50岁的工人有15%左右觉得精神生活匮乏。

  在卫生环境方面,两成左右的农民工觉得自己所处的工作地点环境差,七成左右的农民工觉得工作地的卫生环境与自己的农村老家差不多,只有不到一成的农民工觉得工作地的环境要好于自己的农村老家。

  在食宿方面,30%左右的人觉得需要改善伙食条件。40%左右的人觉得需要改善住宿条件。

  在娱乐设施方面,大部分人表示不关注。

  在对工作环境的改进方面,觉得要缩短工作时间、制定规定休息日的人最多,其次是改善食宿条件。对于精神生活和卫生条件,觉得需要改进的人较少,大家都表示能够

  忍受。

  对于如何改进,大家都没有给出明确的方案。大家表示,如果追求高福利,很难找到待遇高的工作,而缩短工作时间必然会降低自己的工作报酬。对于降低报酬换来好的工作环境,大家都

  表示宁愿工作环境坏点也会寻找报酬相对较高的工作,因为自己出来城市寻找工作的初衷就是找个工资高的工作以补贴家庭开支。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我看到的农民工们都比较忙,大多都是在边工作的时候和我进行的交谈,为了生活他们都在努力工作。

  通过统计的结果和参观不难发现,来城务工的农民工所处的环境都不是很好,大多数务工人员并不是很在乎自己的工作环境,相对于良好的工作环境,较高的报酬会更吸引农民工。

  四、活动的意义与总结

  通过此次暑期时间调查活动,我收获颇丰。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实践调查的活动。实践是一件很具意义的事情,在实践中能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尽管有时候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具备了知识也就等于具备了学习的能力,所以,我想实践的目的不在于通过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

  在这次实践中,我不仅在实地参观中学习到了一些建筑工地的管理模式,而且在与工人的交流中锻炼了如何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与人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技能,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以后的工

  作中,能够更好的与人交流是成功的一大关键。这次实践中,我还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勇气,让我有了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决心。总之,在这次的实践中我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这些东西无论是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我相信都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最总要的就是让我知道了当前农民工的基本的工作环境现状,这也是本次实践的目的所在。看到农民工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的工作,我没有理由让自己懈怠,我们现在又这样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不是更应该努力的学习呢?

  当然,此次实践活动还是存在缺陷的。由于条件限制,我无法扩大自己的调查范围,不能去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企业,调查更多的农民工。由于调查的范围偏小,访谈的人

  数不多,由调查得出的数据和由此分析出的结果,不能精确的表现当前的问题,也不能代表当前所有的农民工工作环境现状,但是,这些得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反映我所调查地区的农民工工作环境的基本情况和他们对自己工作环境的感受的,因此,调查结果也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无论如何,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是让我有很大的收获,也让我知道了很多自身的不足,给了我自我提高的目标。

  思想政治实践报告2000字论文4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__市市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经济适用房出现短缺,商品房炙手可热,二手房价格不断上扬,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解__市市区居民对小康目标中住房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对__市居民住房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

  本次调查样本总量100个,调查范围和对象为__市区居民家庭,不包括无房户、集体户。通过调查,掌握了__市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等家庭的住房面积和产权情况,比较准确地掌握__市区居民今后一段时期的购房意向和目的、购房类型、结构、住房要求,能够承受的住房价格、状况和付款方式等资料。

  一、调查目的掌握__市居民收入及住房情况,了解__市居民收入与住房之间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的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被调查的包括社会各种职业的人,下面是其具体情况:

  1、按调查对象的职业情况分:45%在公司企业单位工作;30%是离休人员;6%在个体单位;

  2%在国家机关;其他人员占8%;无业人员占9%。

  2、按家庭常住人口结构分:40%的是三口之家;28%的是两口之家;12%的是四口之家;15%

  的是五口之家;5%的是单身。

  3、按__年总收入水平分:26%是1-2__元;20%是2-40000元;18%是

  9001-1有元;16%是40001-60000元;12%的是9000元以下;6%的是60001-80000;

  2%的是80000元以上。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即问卷调查,并当场收回问卷。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8份,回收率98%。

  四、调查时间:20__年11月20日——20__年11月27日

  五、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王慧琳与薛佳凤负责发与收回调查问卷,龚紫佳负责整理调查问

  卷,陈昕昕与茆太春负责写社会实践报告。

  六、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人们的工作、收入、现在所居住房情况及其买房计划。

  七、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的住房现状

  1、房屋基本上都是“私有”化。90%居民拥有自己的产权房,10%居民家庭为租住或借住;有43%的居民购买商品房;购“房改房”的占27%;原有私房的占15%;经济适用房的占60%;租赁公房和租赁的分别占6%、3%。

  2、家庭住房面积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60%的家庭有61-120m^2的面积,60m^2和120m^2的家庭分别占22%和18%。

  3、部分居民家庭拥有多套住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和住房金融制度的加快发展,居民个人购房能力得到显著提升。89%居民有成套住宅,11%居民有平房等非成套住房。居住一居室的占15%,二居室的占40%,三居室的占36%,四居室的及其以上的占9%。许多居民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住宅小区。

  4、住宅建筑式样以配套住宅为主:现住房为成套住宅的占88.83%;平房等非成套住宅占11.17%;主要为农村住户。居住一居室的占15.5%、二居室的占40.16%、三居室的36.18%、四居室及以上的占8.17%。许多居民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住宅小区。

  5、房产占家庭总财产构成比例高:房产占家庭财产50%以上的占90.17%;房产占家庭财产40-50%的占5.16%;房产占家庭财产30-40%的占2.5%;房产占家庭财产30%以下的占2.17%。

  可见:房产是人们家庭的主要财产,住房问题涉及到千家万

  户的福祉,涉及到社会财富的流向和社会公平的程度。

  二)未来五年市区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情况

  通过对100户居民家庭住房需求的调查,未来五年里有37户打算购买住房,五年后有11户打算买房,27户不打算买房。

  未来五年内在外资或私营企业工作的购房率最高。调查数据显示: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未来五年内购房率为46%,占购房总户数的6.9%;在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工作的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31.86%,占购房总户数的23.76%,在科研事业单位工作的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32.69%,占购房总户数的5.61%;在外资和私营企业工作的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32.54%,占购房总户数的27.07%。

  中等收入家庭希望五年内购房的最多,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21.74%,占购房总户数的8.25%;1000-__元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37.19%,占购房总户数的的39.27%;-3000元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总户数的34.98%;3000-5000元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44.71%,占购房总户数的12.54%;5000-8000元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80%,占购房总数的3.96%;8000-1__元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66.67%,占购房户数的0.67%;1__元以上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50%,占购房总户数的0.33%。

  三)存在的问题

  本次住房状况调查,从相关调查资料结果显示:近几年来,__市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房地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房价偏高,中低收入群体难以承受。

  据调查目前有购房意向的大多数为月收入为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群体和4000-8000元中低收入群体,真正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是这些经济条件不佳的普通市民,他们所占的比例巨大,这些人是未来的购房消费群体,但是房价上涨的速度远远高于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即使有住房信贷的支持,居民购买商品房也需要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而且居民收入与支出存在不确定性(比如医疗、教育方面的高投入等),势必会滞留一部分资金的投向。目前房地产市场,一方面是大而全,设计多样且新颖的商品房不断推出,而另一方面是经济适用、小户型等适合中低收入家庭需求量大的住房其投入力度就明显不足,造成了商品房闲置不少与很多市民家庭买不起房屋的矛盾,这种结构性突出的问题,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并且房价过高,与居民预期收入反差过大,容易形成明显的消费断层,对启动住房消费,改善居民住房状况,推动房地产业的向前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如何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状况和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政府主管部门思考的问题。

  思想政治实践报告2000字论文5__年暑假,我步入了淮阴工学院。来到学校后我没有做家教或其他兼职,所以我的社会经验肯定是不如其他同学的。而__年大二暑假,“思政课”社会实践让我不得不去进行社会实践了。这是大学生必修的实践课,所以就同本村好友商量后一起进行了邳州市小楼村人民生活现状调查研究。做这项调查,不仅锻炼了朋友之间的默契与合作,还增加了对当前农村人民生活的了解,更加丰富了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这个暑假是充实的。

  我们生活在农村,对农村情况本来就比较了解,这是我们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因为上了大学以来很少回家的原因,这次回去发现我们那小村变了。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小楼村变了,我们这个镇子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这个镇子的特点:干炒之乡。根据围着全村看过之后发现的变化我们下定了所要调查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足以体现农村生活到底怎么样了。

  (一)村中的主路已经由石头路修成水泥路。__年8月1日,我们去村里支部调查修路金额来源,原来是每户300元底线,在此基础上任意捐助,其余政府补贴。于是我们随机到几户邻居家调查捐助金额,高的1000元,低的50,100。这就体现了农村贫富还是有差距的。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村中的轿车,货车果然多了不少。

  (二)每户人家都统一了厕所。原来的农村虽然也是绿数环绕,鸟语花香。但处处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厕所。这是农村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因为时不时的会飘过一阵臭味。现在,政府补贴,各家出资,为各家造了比较合适的厕所。__年8月2日,我们调查了村民对政府这一政策的满意度如何,除了几个常年在外的村民,其他人全部表示肯定!

  (三)村子边缘空地开始建厂。由于我们镇子是干炒之乡,有句话说:一把铲子一口锅,瓜子炒遍全中国。所以村中青年全都外出奔波,村中大多为老的少的了,所以留守儿童也是一大问题,这里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就不予调查了。__年8月4号,我们通过父母带领找到厂长,调查了建厂安排。这是在外奔波回乡的成功人士,看到了本村优势后决定回乡自理。建好场子后,决定继续干炒,而这次就在村里炒,本村农民就是工人。厂长还要我们继续调查下村中愿意不出去在村中干炒的人数和满意工资,并提供问卷,我们就一同到下发给村民调查。也许是村民不太敢相信在村子里赚钱还是有自己的摊位,仅有30%的村民接受。要求基本上是50元每天并管一顿午饭。这也许就是农村的朴实,从来不讲什么基本工资+加成吧。我相信,这厂子办的起来!

  (四)政府补贴农民种地落实了。__年8月6日到7日休息整理了两天资料,去网上看了看政府对农村政策,决定调查下对农民种地补助情况。8日,我们对我们村第六,七组农户进行询问,政府的补贴按亩下发,没有拖欠,我们家也有收获。虽然种上了树,但毕竟也细心培育了嘛!还有村民说,不要钱已经很感激了,还送钱,明年多包两亩。今年种大蒜就赚了5,6万,比外出打工还强!

  (五)最后,我们还想了解农村的一个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村民一般是不会告诉我们的,只有问至亲之人了。农村的妇人还是很会闲聊的。我们了解到,虽然国家强制实行计划生育策略,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等较为理想的生育策略,但是我们发现真正做到的不能说没有还是很少的。我们发现农村还是存在着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还是有很多家庭想要生个男孩。而且,农村家庭还是想要一男一女为最美。

  __年8月12日,为期12天的暑期实践结束了。短暂的社会实践,一转眼就过去了,在这其中,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将会让我终生受用。虽然我们的调查普普通通,却能够体现农村现在的生活现状。政策是国家下发的,是要下边切实努力执行的,所以农村的搞好与否与农村领导干部有很大干系,领导干部一定要选好。有的城镇搞建房,全村农民组成泥水匠,司机等等到别的村子去建房屋,有的村子搞木材,他们的木材全国销售,我们的村子就该搞起干炒特色了。每行每业,形成自己的专业后就能赚钱,各个城镇有各个城镇的特色,把特色搞

  好就对了,散了,整个村子是达不到共同富裕的。虽然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农村的家长比城市的家长更希望子女得到更高的教育,否则他们也不会没日没夜的在外打拼。所以,农村的文化水平会不断的提高。每次回到家,爸爸妈妈都会问我进行的怎么样,都会说天太热早去早回,都会问我还要多久结束。学校让我们去社会实践真的很有作用,会让我们从中收益匪浅。社会实践让我知道了,挣钱真的很不容易,也明白工作的辛苦,以后再也不会浪费了。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社会和大学一样也是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篇二:习思想论文

  

  思想政治训练实践论文(共5篇)第一篇:高职思想政治训练新思路

  一、“工学结合”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训练创新供应了新契机

  工学结合拓展了高职生思想政治训练的空间。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真实性和实践性,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所形成的宽敞的训练平台、丰富的训练题材、生动的训练素材,为拓展高校生思想政治训练的载体供应了强有力的支撑,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同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通过进入企业实习,同学了解和生疏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特殊是对生产过程及技术有了亲身体验和明确生疏,有利于激发同学对学习和训练的乐观性,促使他们主动加强有关专业学问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工作作风。工学结合有助于增加同学的自我训练力量。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企业的规章制度等“能直接规范、约束同学的思想与行为”[1],对同学职业素养的培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在企业管理模式下生活、工作,有利于树立劳动观念和提高团结协作意识及自律意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就业态度,增加社会适应力量。

  二、“工学结合”境遇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训练存在的问题

  1.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价值取向使思想政治训练面临新的境遇

  工学结合新模式体现了高等职业训练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半封闭的学校训练走向比较开放的社会训练,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

  际的顶岗实习岗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这种模式留意同学动手实践的机会,但也给同学带来不少困惑和挑战。学校和企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机构,各自的运行模式和追求目标不同。学校以育人为目的,以提高受训练者综合素养和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同学职业道德素养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企业要求员工具有质量意识、效益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而部分同学自身存在的职业道德素养缺陷在参与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暴露无遗,如缺乏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恳守信精神,不能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以及在职业生涯进展中抱负与现实的关系。这些问题假如不能很好解决,就会影响同学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健康进展。

  2.工学结合境遇下思想政治训练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下,高职生有大量的时间要到企业去进行顶岗实习,企业成为高职生培育技能、接受训练的主要场所之一,思想政治训练工作的战线也必定要拓展到顶岗实习单位。但就目前状况来看,高职师资队伍中“双师型”老师(既具备老师资格又具有心理询问师等专业技能资格)格外少,制约着思想政治训练平台的拓展与延长。同时,高职训练教学实践中将职业素养训练与实践力量训练有机结合上,还缺乏训练理念和方法的创新。

  3.工学结合境遇下思想政治训练的方法有待改进

  传统“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人才培育模式下,思想政治训练以课堂教授、班会活动、老师谈心等为主要手段。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

  下同学更多的时间是在企业,而且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这样传统训练手段的效果就会格外有限,信息手段自然成为主要手段。在信息时代,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手段的应用正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训练中渐渐普及,但90后同学追求新事物、使用新手段的频率不断加快,有时候往往思想政治训练工刚刚把握一种工具、搭建好一个平台,却不得不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导致开展思想政治训练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三、“工学结合”境遇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训练的思路与对策

  新境遇需要新思路。高职院校要实现人才培育目标,企业要为社会制造效益,工学结合就是桥梁,而这桥梁的通畅、高效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方向的全都性,实效性强的思想政治训练就是这一方向的根本保证。

  1.依据工学结合职业性特点,实现思想政治训练与职业道德训练互动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体现,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它作为分散职工的重要思想武器,要求职工融于企业的文化氛围中,做一个企业人”[2]。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既有良好思想素养又有优良职业素养和工作力量,即通常所说的“又红又专”。工学结合职业性的特点满足了现代企业的这一需求。由于工学结合,既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育和职业操守的训练,也重视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信念的训练和培育,这就转变了过去职业素养训练和思想政治训练相偏离的状况。高职同学职业素养训练主要包含职业道德训练、职

  业情感训练、职业习惯训练和职业力量训练等内容,其中彰显育“德”功能的职业道德训练居于核心地位。为此,我们借助工学结合这一平台,紧密联系同学的专业特点和岗位实际,围绕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把思想政治训练同职业道德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目的的训练让同学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在工学交替过程中,我们还特殊留意让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具体工作、亲身经受,用事实训练同学,引导同学自觉地进行与职业相关的道德、操守等方面的自我觉醒和自我训练,使思想政治训练在职业道德养成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同时,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有利于同学转变就业观念,修正自我定位”[3]。

  2.借助工学结合实践平台,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空间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始终以来都是一个薄弱环节,各高校基本上是接受组织同学观看录像、参观爱国主义训练基地以及寒暑假让同学带着专题分散到农村或进入企业进行社会考察,返校后交一份调查报告完事,教学实施效果不抱负。高职同学实行工学结合以来,同学有大量的时间深化企业一线实习实训,可以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老师(优先考虑“双师型”老师)、同学专业指导老师和企业师傅一起担当实习同学的思想政治训练导师,指导同学在完成专业实习的同时,体验社会,体验企业生活,适应企业要求,学做一个企业人。同时,“在工学结合中设计一个综合考核评定表。评定表既有对专业技能实践的具体要求,也有职业素养表现的内容。通过综合考核评定,确定同学成果并与同学的年度考评、奖学金评定、推优入党等挂钩”[4]。

  这样将工学结合中同学在企业的实际表现纳入课程考核之中,既能固化工学结合的成果,也能挂念同学树立正确的职业抱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

  3.充分利用现代训练技术手段,建立思想政治训练网络阵地

  当今社会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化,特殊是给青少年同学带来的影响日益凸现。2021年的高校同学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网络在同学猎取信息中的主要渠道地位进一步提升。73.1%的同学猎取社会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网络’。微博在同学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59.9%的高校生使用微博,比2021年上升了13.1个百分点”。因此,当前探究建立高校思想政治训练网络阵地完全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工学结合培育模式下,同学会有较长时间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掩盖面大、形式多样、便利准时的优势,在校企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搭建网上沟通平台。思想政治训练工应在走访了解同学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建立形势训练网、心理健康训练网、科技创新网、职业训练与就业指导网等融学问性、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训练网站或网页,使难以面对面进行的沟通变得自然通畅。建立思想政治训练网络阵地的原则是坚持以同学为本,加强对同学的心理疏导,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延长高校生思想政治训练时空,拓展高校生思想政治训练的领域,打造立体训练平台。

  4.校企领导齐抓共管,实现思想政治训练服务社会的职能

  高职训练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培育应用型人才,使人实现社会化,具备职业力量。通过工学交替或顶岗实习,在校生在具备系统的、完备的理论学问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社会体验和熬炼,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关注高职同学思想政治训练工作,将能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能。高职院校应当发挥优势,加强工学结合管理,提高工学结合质量,在顶岗实习同学中深化开展思想政治训练,乐观推动就业工作,更好地服务同学、服务经济、服务社会。订单式培育、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将学校训练和校外实习有机结合,使高职同学处在“社会到底需要我干什么,我适应干什么”的境遇中,简洁实现学业与职业,做事与做人的有效对接。在高职院校大力推动工学结合的进程中,思想政治工应坚持探究、深化实践、查找思政工作的新思路,将工学结合中的思政工作推向新阶段。

  :1施敏发2姚祎工作单位:1.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安徽科技学院

  其次篇: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思考

  一、学界关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的生疏

  近年来,虽然学者们都在关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的理论争辩,但学者们并未就此达成全都,关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的生疏分歧照旧存在。目前,学界关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的生疏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训练者和受训练者是主体,训练资料是客体,训练者和受训练者构成主体间性关系,二者共同以训练资料为客体。如张耀灿教授认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训练者与受训练者都作为思想政治训练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训练者与受训练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训练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训练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训练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训练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1]张耀灿教授把思想政治训练活动看作是训练者训练和引导受训练者共同生疏训练资料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认为,思想政治训练不仅仅是生疏训练资料的实践活动,而且是通过训练资料这一中介更好地生疏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实践活动。其实,就是训练界也很少有学者把训练资料当作客体来看待。华东师范高校陈桂生教授认为,“训练的三要素中,训练者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受训练者的相应活动以训练资料为中介,才得以实现。”[2]因此,我们认为,把训练资料当作思想政治训练客体是欠妥的。那种把训练资料当训练客体的训练活动不正是今日正在发生的训练者和受训练者围围着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训练资料进行的训练灌输吗?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其次种观点认为,训练者和受训练者都是思想政治训练主体,二者构成主体间性关系,同时,二者又各自以对方为客体。如萧红梅等认为,“思想政治训练中主体间性的主要内容是规范一个主体(训练者)与另一个主体(受训练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训练者与受训练者同为思想政治训练活动的主体,结成一种互主体关系,其中体现出来的主体间性,是对个人主体性的超越,是训练者和受训练者两个主体在思想政治训练的对话与理解中的和谐全都性,彼此互为主体又互为对象。”

  [3]这种把思想政治训练者和受训练者都看作是主体,彼此又是对方的对象,看似找到了思想政治训练客体,实质则是迷失了客体。我们认为,训练者与受训练者之间相互理解、公平交往的关系是提高思想政治训练的核心,但仅仅是双方良性互动还不够,还需要双方发生有效的互动。所谓有效互动就是指双方在正确生疏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下发生的良性互动。假如双方发生的互动脱离了现实生活,那么这种良性互动是一种“异化”的互动,是一种异化的主体性的发挥。可以说,这是一种没有客体的互动。第三种观点,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如岳伟等,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是相互生疏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4]应当说,强调思想政治训练者与受训练者的良性互动无可厚非,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训练所必需的。但是脱离训练客体以及现实生活来谈论二者的互动是值得商榷的。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主体间性理论有利于克服思想政治训练传统的主客体二分的思维模式。但假如只是简洁地套用哲学概念,不仅不能解决思想政治训练已有的问题,而且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要正确理解“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这一概念,我们认为应从科学把握思想政治训练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入手。

  二、思想政治训练:人类社会一种主体间性精神实践

  长期以来,学界始终对思想政治训练主客体存有争议。传统思想政治训练将受训练者看作思想政治训练客体,受到学界的广泛质疑。

  一部分学者正是基于此,将哲学中的“主体间性”借鉴到了思想政治训练领域,提出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这一概念。但学界并未真正吸取和溶化主体间性理论,而是简洁地嫁接之后,不仅没有解决已有的问题,反而增加了新的问题。我们认为,要理清楚思想政治训练主客体,首先要搞清楚思想政治训练本质。思想政治训练本质是什么呢?毋庸置疑,思想政治训练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或人性的一种彰显。换言之,思想政治训练是由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两重性的论述是我们探究思想政治训练本质的重要依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5]

  马克思所阐明的人的两重性,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隐秘及思想政治训练本质。一方面,他从客体性向度揭示人必定地无可避开地存在于他所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社会条件之中。缘由在于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他不能脱离他的对象物而存在,因此,他的生存状态要由各种对象关系所规定,易言之,他是以一种实然状态存在着的。思想政治训练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精神实践,无疑要继承人类已有的精神文明,所以,训练者和受训练者首先要把握和继承人类已有的思想政治素养。另一方面,马克思又从人的主体性向度揭示,人“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与其他自然物不同的是,他能够依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对象性活动,去超越各种被给定的对象性关系,去打破那种已有的生存方式,去实现所应是的目的。思想政治训练作为人类社会一种

  精神实践,除了要继承人类已有的精神文明以外,还要制造人类新的精神文明。所以,训练者和受训练者在继承人类已有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基础上,还要制造人类新的思想政治素养。概言之,思想政治训练是一种以人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对象,实然与应然相统一,训练与自我训练相统一的主体间性精神实践活动。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训练者与受训练者都是思想政治训练主体,二者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客体,思想政治素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反映。可见,思想政治训练本身就蕴含着主体间性成分,只是长期以来被遮挡了而已。

  三、探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争辩,有利于引起我们充分重视发挥受训练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长期以来,训练界受传统训练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将受训练者作为训练客体来对待,把受训练者看作是等待训练者来进行塑造和灌输的对象,忽视受训练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即使近年来,学界开头渐渐重视和探讨受训练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但这种主体性和主动性的探讨也仅仅停留在受训练者接受训练者塑造和灌输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易言之,当前学界探讨受训练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仅仅是受训练者在接受训练者灌输时的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而非受训练者作为人的存在的那种从不满足四周现实,始终渴望打破他之此时此地现实存在的界限,不断追求超越四周环境的那种超越性和制造性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认为,在传统思想政治训练活动中,在训练者如此理念的主导下,受

  训练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越强,其主体性和主动性就丢失得越多,其进展成为单向度人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中主客体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思想政治训练的主客体关系,训练者和受训练者都是主体,二者共同合作,不断提高双方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谐进展。因此,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过程中不存在谁塑造谁的问题,训练者和受训练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尤其是受训练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渐渐回归其作为人的本真。从实践上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争辩,有利于思想政治训练回归本真,回归生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训练效益。思想政治训练离不开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训练与生活不是“两张皮”。

  可以说,思想政治训练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思想政治训练是人生活的一种需要,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在人类社会最初,训练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训练,训练与生活不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训练从现实的生活中渐渐独立出来。训练独立之后,其优点在于一部分人能够特地从事训练,训练渐渐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但训练独立也有其先天的缺陷,即职业化训练存在脱离生活的危机,而且这一现象越来越明显。当前,那种把训练者和受训练者当主体,训练资料当客体的训练思维就是一个训练脱离社会生活的典型。这种训练观使训练者和受训练者围围着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训练资料进行理论灌输,导致训练严峻脱离生活。即使训练者和受训练者双方合作顺当,也难以保证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训练效益,甚至还会消灭合作越顺当,背离生活越严峻的现象。因此,明确

  11思想政治训练主客体,尤其是把思想政治素养作为思想政治训练客体,使训练主体双方明确:虽然思想政治训练直接生疏和改造的是人的思想政治素养,但人的思想政治素养不是来源于抽象出来的训练资料,而是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6]可以说,训练随着社会进展可以独立进行,但训练却永久不能脱离社会来进行。总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已渐渐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理论成果渐渐增多,但只有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训练植根于人类的现实生活,才能够使其找到进展的源泉和动力。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的理论空谈不仅意义不大,还会有损思想政治训练的长久进展。

  :王升臻工作单位:河南理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篇:思想政治训练对象的本体

  一、对象的本体确定之基础:思想政治训练内在训练属性的规约

  (一)思想政治训练内在的训练属性

  思想政治训练和训练都是人类悠久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们不仅在理论学问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训练属性。这些训练属性主要包括:第一,目的性,即训练不是一项盲目的活动,而是为了达成肯定的目的而开放的。训练目的规定了训练所期望达到的效果,规定了训练的内容和进展方向,训练的各项工作都是围围着训练的目而开展的,训练目的是训练的动身点和归宿。其次,长期性,即训练

  12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临时任务,而是一项长期简单的工作。训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受训练者身心进展水平和认知力量的限制,打算了训练者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对训练内容的传授,受训练者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对训练内容的接受。训练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三,规划性,即训练不是随机和任凭开展的,而是一项有着具体规划的实践活动。训练的规划性体现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例如,对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原则等多方面要素的确定、使用以及怎样将各要素合理地组合等方面都需要科学的规划。第四,系统性,即训练不是零散行动的简洁集合,而是一项前后各环节都紧密联系的系统工程。系统性体现在训练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还体现在训练与外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二)训练属性对对象的本体的现实要求

  思想政治训练具备训练的基本属性,这些训练属性对思想政治训练内外部的要素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尤其对训练对象的本体做出了现实性的规定。尽管思想政治训练对象包含的内容广泛,但是从我们对训练属性的理解和对训练对象实际的把握来看,并不是全部人或者全部群体都能满足训练属性提出的现实要求,也并不是全部领域的思想政治训练活动都能够满足上述训练属性的规定。目前在企业、社区、政府部门等领域开展的思想政治训练实践活动,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思想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思想政治训练实践活动往往是伴随具体大事的发生而开放的(如对先进模范人物的表彰、冲突纠

  13纷的化解、会议精神的学习等),虽然这些活动也具有目的性,但它们更多的是留意当下的效果或是眼前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而缺乏连续性,没有长远的目的和细化的目标,整个思想政治训练过程是由各个零散的会议、活动等内容组成的,欠缺规划性和系统性。此外,由于上述领域思想政治训练活动的对象以成年人为主,他们往往存在“训练是针对未成年人的”、“训练是从上到下的灌输,是不公平的”、“有问题的人才应当被训练”等思维定式,尽管这些是对训练的误会,但他们从心里上更情愿接受即时性的、喜闻乐见的、布满生活气息的精神文化活动,比如通过形式政策报告或文艺演出等形式对他们进行国家和社会的大政方针的引导,这些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更集中于解决群众现实性的思想问题,而不是要求人们进行特地的有关理论学问的系统学习。这些领域思想政治训练实际的特点、内容以及作用方式共同打算了它很难满足训练的方案性、规范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等本质属性的规定。思想政治训练需要长期稳定的环境,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层次分明的目标,需要合理规划,也需要各个要素协调运作,形成统一的整体。虽然思想政治训练是全社会共同的实践活动,不是单纯的存在于某个领域,但是思想政治训练的训练属性内在地打算了只有能满足这些训练属性要求的领域才应是思想政治训练的主要阵地,这个领域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成为训练对象的本体。

  (三)训练属性规约与同学进展实际相契合

  区分于在其他领域开展的思想政治训练,同学的思想政治训练从各个方面满足其训练属性的现实要求,它贯穿于从学校到高校整个同

  14学成长和进展的各个时期,符合长期性的要求;它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符合目的性的要求;它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而存在的,学校、学校、高中、高校各个学段在纵向上前后连接,在横向上训练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同学的思想政治训练就是横纵交织的整体工程,符合系统性的要求。此外,这些训练属性的要求与同学的特点相对应,与同学的进展要求内在全都。首先,由于同学接受思想政治训练的过程与认知过程是同步的,同学的思想政治水平也是伴伴同学认知力量的提高而提升的,认知力量的进展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学思想政治训练的开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符合同学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力量。其次,同学接受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素养,国家开展训练活动的目的是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两者的目的是内在全都的,同学思想政治训练就是为了达成这一重要目的而存在的。第三,同学在不同的学段具有不同的进展特点和进展需要,这要求思想政治训练以对象本身为动身点,随着阶段的转换做出准时的调整,且需要严格周密的、分步骤有方案地进行。第四,同学自身的健康成进步展要求思想政治训练必需是一项系统的实践活动,既需要其内部各要素有效协作又需要外部条件的乐观影响。同学思想政治训练内部要素体系完善,而且得到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为同学思想品德的进展供应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在训练属性的规约与同学思想政治训练基本状况相适应、与同学进展实际相契合的状况下,这为我们明确同学在思想政治训练对象中的本体地位供应了重要的理论铺垫。

  二、对象的本体确定之印证:思想政治训练概念的生成与学科成

  15长经受

  (一)思想政治训练概念是在学校训练进展需要下应运而生的追溯思想政治训练进展的历史,“宣扬工作”、“政治训练”、“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概念可以说是思想政治训练概念的前身或理论铺垫,但认真争辩这些概念,我们发觉,这些概念与思想政治训练有着很大的区分,主要体现在具体应用场域的差别上。“宣扬工作”、“政治训练”、“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概念是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运动、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的,应用于各种群众性的工作领域,今日这些工作仍旧在启发、疏导和说服训练宽敞人民群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比这些概念,思想政治训练这一概念在产生时间上相对滞后,适用的领域比较固定。“思想政治训练主要运用在训练领域,据资料考证,思想政治训练在1948年9月21日的5人民日报6第一版文章5订正过去偏向,确定今后方针)))华北开中等训练会议6中提出的,而且在1949年1年中消灭-思想政治训练.这个词的文章有14篇之多,讲的基本上都是关于学校的政治训练问题。1983年7月1日开头开设-思想政治训练学.,目标是培育-两课.老师;”[1]学理层面上看,经过长时期的酝酿,1984年思想政治训练作为一个正式专业和学科开头设立,“思想政治训练”从今成为一种普遍提法。随后,思想政治训练概念的使用通过学科进展和变迁先后经受了从思想政治训练本科专业到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训练二级学科,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思想政治训练二级学科这一过程。在高校先后建立了专科、本

  16科、硕士、博士点四个层次的思想政治训练专业体系,而且把思想政治训练规定为“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争辩成果去训练同学,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培育青年同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辩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训练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与规律”[2]的一门关键学科。从思想政治训练产生、成长和成熟不同阶段组成的长期的过程来看,不论是从概念的使用,还是从学科创立和调整,思想政治训练都是应学校训练需要而产生进展的,而且在新阶段把对同学训练和培育确立为最重要的目标和追求。

  (二)思想政治训练学科的设立和存在是以学校为基本场域的一门学科得以成立,必需要有肯定的基础,思想政治训练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存在基础是由学校供应的,整个学科的建立进展是以学校为背景依托的。第一,学校为思想政治训练合理的存在赐予了专业支撑。“有了思想政治训练专业,系统开展学科建设便有了牢靠的依托,通过专业建设,既培育特地人才、推动高校生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又出理论成果、推动学科建设进展、不断攀登新台阶。”[3]其次,学校为思想政治训练实践的开展供应课程上的保证。我国现行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学校的品德与生活或社会课、学校的思想品德课、高中的思想政治课、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些课程的设置为思想政治训练学科供应了新颖阅历和进展平台。第三,学校为思想政治训练争辩供应了主要理论构架的支撑。当前绝大多数思想政治训练学原理都是以学校训练为前提预设的,更是以促进同学思想品德进展为争辩旨趣的。第四,学校为思想政治训练活动的开放

  1贡献了主要阵地。尽管思想政治训练可以在家庭、社会、企业、军队等场所来实施,但是不行否认,学校具备开展思想政治训练最系统和最正规的训练途径,是主阵地的不二之选。因此,学校是思想政治训练概念源起和学科进展的主要场域,学校思想政治训练是思想政治训练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进而学校思想政治训练对象即同学是思想政治训练对象的主体构成。

  (三)思想政治训练学科的完备和健全是以校内学者为中坚力气的在思想政治训练多个要素中,训练者即训练主体是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他们的素养和水平,是关系到思想政治训练效果的重要问题。训练是基础,人才是核心,要实现思想政治训练学科的壮大和进展,就必需不断通过训练培育人才。思想政治训练学科在进展过程中已经培育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始终以来致力于思想政治训练学科建设的核心力气都集中在学校。在助推学科进展的人才中,无论是思想政治训练学科的开拓者、中流砥柱还是成长中的力气,即老、中、青三代思想政治训练者大多都集中在学校。例如张耀灿、郑永廷、陈秉公、张澍军等当前思想政治训练学科的领军人物都任教于不同的高校,以学校为主要的阵地开展训练和争辩,在他们的引领下,一代代的学校思想政治训练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乐观尝试和探究,不断钻研和奋斗,使得思想政治训练学科虽然成立只有在短短的几十年,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只有建立了强大的思想政治训练队伍,学科的进展才能够成为可能,才看得见期望。因此,高校老师是思想政治训练队伍的主导力气,学校是思想政治训练队伍产生的摇篮。学校推动的思想政治训练理论争辩很

  1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加强和改进同学思想政治训练,思想政治训练根本的指向是培育和造就同学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思想政治训练的理论果实主要是从对同学的争辩中获得的在现有的关于思想政治训练争辩所取得的成果中,无论是书籍还是文章,大多是在对同学思想政治训练相关问题的争辩和分析过程中形成的,主要集中于对同学思想品德形成和进展规律的总结、对同学在思想品德进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争辩、对科学的开展同学思想政治训练的具体路径的探寻。争辩成果形成的初衷是指导同学思想政治训练实践,把同学培育成合格的人才。据统计,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部分,近半年来(2”13年4月2”日至1”月2”日)以“思想政治训练”为主题的文章有5474篇,其中以高校生思想政治训练为主题的有22”9篇,约占总数的3814%,以“高校思想政治训练”为主题的有1267篇,约占2311%,尽管后两者内容有部分重合,但粗略估算同学思想政治训练文章总数占思想政治训练一半以上,而在其他文章中,则涉及对思想政治训练多个方面的争辩,如历史争辩、基础理论争辩、交叉学科争辩、比较争辩等,尽管争辩视角是多样的,争辩方向也是不同的,但最终的争辩目的同样是为了完善思想政治训练理论,指导同学思想政治训练实践。此外还有少部分文章涉及企业、农村、医院等领域的思想政治训练,实质上,由于这些领域的活动一方面无法满足训练属性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些领域的训练对象和训练实践具有其自身特点,如领域的思想政治训练对象在心理上更情愿接受政工干部主动来做“思想工作”而不是他们印象中的“从上到下的进行训练”,另外这些领域的思想政

  1治训练实践也是在工作中开展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这些缘由共同打算了称其为思想政治工作更为合适,因而,这些成果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概念使用的不精确。总之,无论是从概念的源起还是学科的成长经受,亦或是从当前争辩成果所涉猎的范围,都可以看到当前思想政治训练进展的重心指向同学思想政治训练,争辩和训练的重心指向同学,这些为同学是思想政治训练对象的本体供应了必要的印证。

  三、对象的本体确立之依据:思想政治训练的理论规定与进展需要

  (一)对象范围圈定了对象的本体

  理论不仅是对争辩成果的概括、凝练和升华,也是实践的重要指针。把握已有的理论是进一步开展争辩的前提。思想政治训练理论虽然有适用于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思想政治训练的共同需要的内容,但认真品读可以发觉,现有理论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适用于同学的,是与同学思想政治训练高度契合的。这首先表现在思想政治训练对象与思想政治训练学争辩对象两个涉及对象的概念当中。思想政治训练对象从广义上指一切人,重点对象是青少年和领导干部。事实上,在两大重点对象中,仍有侧重。长期以来,我们思想政治训练的重心是落在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同学身上的,这在思想政治训练学争辩对象的概念中也有所体现。“思想政治训练学把它的争辩对象确定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进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训练的规律。”[4](P8)这一规定实质上已经确定了争辩的基调和重点是同学思想政治训练,由于人的一生分为不同的进展阶段,而在全部的进展阶段中,同学时期是人们的思

  2想品德产生、形成和进展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时期,同时就整个社会思想政治训练现状而言,也只有在同学阶段拥有各种条件保障,能够集中精力开展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训练,并且能够依据训练实践和同学进展的双重实际准时地总结和归纳出思想政治训练规律,用规律来指导实践。因此,“同学是思想政治训练的本体对象,尽管思想政治训练可以有不同的对象,如工人、农夫和军人,但是认真分析,就会发觉他们并不是思想政治训练的根本对象,他们虽可以称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但只有同学才是思想政治训练的永恒指向,才是思想政治训练存在的根本依据。”[5]

  (二)主体要求划定了对象的本体

  思想政治训练的主体是指训练者,他们是思想政治训练实践活动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是思想政治训练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保证思想政治训练效果就必需对主体素养提出严格的标准。思想政治训练主体即训练者,应当是指“经过特地训练,能有目的和按方案对受训练者进行思想政治训练的个人。”[4](P79)然而,依据对上述关于训练者的定义与现实中的训练者对比,可以发觉那些受过专业的训练,能有组织、按方案、分步骤地对受训练者开展思想政治训练的训练者目前主要存在于学校当中,以老师为主要职业。除此之外,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领域的思想政治训练者多数是由单位的领导兼职,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专业学问和专业训练,并且在进行思想政治训练过程中往往以维护和推动单位的运行和进展为主要目的,以纲领性文件为传播的主要内容,由大事或问题的发生打算训练的频率,因此假如说学校思想政治训

  21练主要是“传授”,那么其他领域的思想政治训练则主要是“传播”,虽一字之差,却区分巨大。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合格的思想政治训练者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把握特地的职业技能。由思想政治训练主体要求打算符合要求的训练者主要由老师群体构成,老师施教的对象即同学是思想政治训练对象的本体。

  (三)内容规定示意了对象的本体

  在思想政治训练学科领域,始终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和训练作为思想政治训练最根本的内容之一。由于假如思想政治训练不能够挂念和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其它一切问题都难以得到彻底的解决。基于这项根本内容的规定,不难看出这些内容主要针对的群体是同学。由于对社会上大多数独立的成年人而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对这些人进行思想政治训练的重点内容不是进行三观的训练,而是影响,即主要要实现的是矫正和完善的功能,因此思想政治训练的这项根本内容在对这些人的训练上没有很好的得到体现。与之相对的在对同学进行思想政治训练时才是真正的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内容,这是由同学的身心进展特点打算的,他们处于“三观”形成和进展的最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训练也尤为关键,不仅打算着整个社会思想政治训练成效的取得,甚至能够影响着人一生的进展走向。因此,同学最需要“三观”训练,“三观”训练也最适合对同学开展,在肯定程度上,思想政治训练的这项根本内容是特地为同学思想政治训练而设计和制定的。

  22(四)进展需要确定了对象的本体

  思想政治训练协调运转的基本前提是各个要素的完备,从这些要素着手考量,其他领域开展的思想政治训练实践活动在要素的构成上或者要素的素养上往往存在着以下一种或几种不足:主体素养不高,难以发挥主导作用;目的模糊,导向性不明确;动力不足,内外因协调不当;环境质量不达标,无法形成乐观的影响;把握不当,思想和行为偏离正确轨道;方式单一陈旧,不利于训练目的的实现;程序不够系统规范,影响思想政治训练整体运转效果;保障条件不充分,很难为思想政治训练运行供应必要的内外部支持等。事实上,一方面,只有学校思想政治训练机制具备完备的要素,另一方面,这些基本要素也只有在学校思想政治训练中才能够完整协调地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提高思想政治训练运行机制的整体状态,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思想政治训练进展的客观要求打算了应当把进展的重心确定在学校的思想政治训练上,强化训练的同时,应重视同学在思想政治训练对象中的本体地位。

  (五)政策纲领指向了对象的本体

  学科的进展需要内部要素的协调运作,更需要外部政策纲领的正确引导。思想政治训练是党和国家历来格外重视的一项工作,有“生命线”之称。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加强思想政治训练的方针政策,其中绝大部分是针对同学思想政治训练而言的。既有从对象本身动身的5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6、5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训练的意见6等,也有从课程设置动身的5一般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6、5关于进一步加

  23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6等,也有从强化队伍动身的5关于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老师研修的意见6、5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6、5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老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6等。这些政策纲领在出台的数量和频率,涵盖的范围等方面都是其他领域思想政治训练所望尘莫及的。这些方针政策的出台既表明白开展同学思想政治训练的重要程度,同时也说明白同学群体在整个思想政治训练对象群体中的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以上在学科进展历程、现有理论和当下实际中查找到的素材为同学是思想政治训练对象的本体供应了最真实、有力的证明。拘泥于已有的生疏,只能让我们止步不前。在已有生疏的基础上,深化的思考,冲破思维定式的藩篱,才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制造出争辩的新境遇。对思想政治训练对象的生疏就是如此,既要生疏到思想政治训练的广泛影响和感召作用,即广义上以人或宽敞人民群众为训练对象,同时也要生疏到思想政治训练在各个领域群众中开展的实际状况,把握思想政治训练对象的本体是同学而非其他。厘清思想政治训练对象的本体,既是理论进展的企盼,也是实践推动的要求。明确同学的对象的本体地位,这有助于清楚我们的生疏,明确我们的目标,具化我们的力气,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训练。

  :张小秋王立仁工作单位:东北师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部

  第四篇:思想政治训练功能的全都性

  一、思想政治训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训练本身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

  24政治训练是执政党社会整合的一种软权力,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扩大政治认同;树立共同抱负,进行价值导向;平衡利益冲突,化解社会冲突;营造舆论氛围,引导政治行为。这种整合是由意识形态、文化和道德诉求而达到的。”[2]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党,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训练来传达统治阶级的政治理念,思想政治训练就成为了一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上说,思想政治训练包含于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思想政治训练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肯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思想政治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训练。因此,从思想政治训练的内容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来看,一方面,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训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训练作为党和国家的理论宣扬方式,本身就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项任务,是执政党巩固政治地位的重要途径。从功能上说,思想政治训练引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思想政治训练绝不是中性的,必需以政治素养培育为中心,宣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以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为目标,以培育人的政治素养为首要任务。”[3]思想政治训练本质上是一种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开展意识形态训练的实践活动,最终目标是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全社会的共同意志,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当代思想政治训练的根本任务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思想政治训练通过政治训练,加

  25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通过思想训练,强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道德训练,巩固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展,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4]

  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思想政治训练的应有之义

  思想政治训练本身就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进展需要思想政治训练的引领和支撑。思想政治训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供应现实的施展平台,也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供应良好的环境氛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思想政治训练的应有之义。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训练的价值取向全都。我党的思想政治训练一贯留意人的素养培育,尤其是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塑造,以促进人的全面进展作为自己的动身点和落脚点。个人的全面进展是社会全面进展的前提和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训练的目的和价值取向在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展,现阶段我国的思想政治训练就是促进国家的富强富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取向指它的进展目的和价值目标,也就是“为谁进展”的问题。不同国家文化软实力价值取向不同,“我国文化软实力进展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类可持续进展服务的“三为”服务价值取向,这打算了其进展目标是维护我国在国际交往中根本利益,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5]思想政治训练的目标与文化软实力的目标是最终全都、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训练通过人的全面进展,最终实现社会的进展;文化软实力则通过促进社会进展,为人的全面进展供应条件,进而再推

  26动社会进展。[6]思想政治训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一方面,思想政治训练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供应了贵重的人才资源。在思想政治训练中,训练主体是人,人是思想政治训练中极为重要的资源。思想政治训练能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供应高素养的人才资源,这些人才资源把握思想政治训练方法,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灌输到社会成员的思想中,使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自觉接受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和路线;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训练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供应贵重的理论资源。党的创新理论必需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才能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包括党的理论创新,这些理论本身就是作为思想政治训练的内容而存在的,是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内在根源。思想政治训练利用这些理论资源对人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训练,可以挂念人们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思想政治训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和途径。思想政治训练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意识形态建设从来就不是一个小问题。对于执政党而言,主流意识形态能否保持强大的吸引力和分散力,将直接关涉执政地位的巩固、指导思想的认同,以及所领导事业建设的兴衰成败。”[7(]P1)胡锦涛曾强调,训练者“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训练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训练,深化开展抱负信念训练,加强和改进同学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训练体系,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2值观,努力培育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训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成员中推广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要阵地。

  三、发挥思想政治训练功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思想政治训练与文化软实力在目标价值和内容上的全都性和亲密关联,使得二者之间存在着交互的进展轨迹,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我国的文化建设进程。加强思想政治训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的功能,能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思想政治训练的导向功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在于文化的分散力和吸引力,而这种分散力和吸引力源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价值。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分散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核心体现,包括马克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训练正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观念、政治价值和道德观念的训练,其突出的导向作用使其成为党宣扬政策、方针、路线的重要途径,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起着引导作用。发挥思想政治训练的整合与拓展功能。思想政治训练具有文化整合的功能,是指在思想政治训练过程中,在容纳多种文化因子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树立社会成员对肯定组织的基本看法与价值认同,以增加社会的分散力和有序性的过程。一方面,思想政治训练的文化整合功能关系着执

  2政党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价值能否得到民众的认同,关系着执政党的分散力和人民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在世界文化蓬勃进展的今日,文化的融合趋势加快,各种文化传入我国,思想政治训练因此担当着鉴别各种文化进而吸取和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的任务,提高人们鉴别并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力量。因此,我国在现阶段,思想政治训练不仅担当着为执政党传递政治价值观念的功能,而且担当着吸取和借鉴国外先进文化成果的任务,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保驾护航,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大进展大富强。发挥思想政治训练的育人功能。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而文化软实力竞争实际上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因此,人才资源在文化软实力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训练的功能中,育人功能是思想政治训练是否有效的关键,把握着思想政治训练资源。同时,思想政治训练担当着对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训练、党的路线方针训练、思想道德训练及民主法制和纪律训练的任务,通过开展思想政治训练,培育出一批思想过硬、素养高、形象好的人才队伍,作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既把握现代技术和管理理念,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形象,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国家文化进展的先锋,发挥带头作用,担当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历史使命。胡锦涛曾经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分散力和制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进展和人

  2民生活改善对文化进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进一步富强进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思想政治训练在提高文化软实力方面起着不行忽视的重要作用,与文化软实力存在着双向互动的紧密联系。推动着社会主义文化大进展大富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需加强思想政治训练。

  :何会宁王玉鹏工作单位:宜宾学院老师训练学院西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五篇: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问题与对策

  一、过程管理对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传播的特殊意义

  过程管理学认为,一切有组织、有方案、有目的的活动都是通过具体过程的实施来实现所要达到的目标[1]。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传播实施过程要取得效果,也需以严格有效的管理为保障。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是指思想政治训练话语在传播过程中,为确保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传播效果,依据肯定的管理规程和管理体制所开展的,对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整个运作过程进行必要的组织实施、维护调控和监督管理活动。

  (一)强化过程管理是思想政治训练体系中传播话语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争辩是思想政治训练学科争辩新的进展领域,争辩基础薄弱,争辩程度不深,因此需要争辩的问题很多。诸如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传播基本要素的话语传播者与话语受众是如何构成

  3的?应当如何开展思想政治训练传播中话语的运行过程及其管理?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如何实现最佳效果?如何进行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媒介选择与实践?等等。明显,过程管理是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争辩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维,其他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传播话语运行体系与规程的构建,只有从传播话语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强化管理,严格把关,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才能得以有序有效传播,并由此获得更加宽敞的进展空间。

  (二)强化过程管理是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取得传播效果的基础

  过程的期望是增值,同样,思想政治训练话语的传播过程也期望收到良好效果。为实现思想政治训练的目的,并争取最佳的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传播效果,如何从过程管理的角度争辩传播运作对话语效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争取话语传播最佳效果的各种对策中,亟需首先解决的问题。实践已经说明,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传播中,从制作到运行,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机制和规章是制约话语传播效果的基础性问题。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在如何编码、如何传递、如何选择媒介、如何影响受众等管理环节上,运行规章、机构设置、运行体制、经费投入等明显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效果的主要瓶颈。特殊是在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进展,传播技术日益提高的状况下,更需要努力解决好话语传播过程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而从根源上转变目前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管理对策,话语传播效果不够抱负的问题。

  (三)强化过程管理是破解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运行中种种逆境

  31的重要方式

  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相比,在新媒体传播中,话语传播方式开头消灭重大的变化。话语传播不再简洁的表现为居高临下的、单向流淌和单项传输的形式,不再具有高度集中的带有浓重强制性的传播特征,特殊是网络环境下,话语的传播流淌是双向的、互动的,这就会给现有的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传输和流淌效果带来严峻挑战,甚至陷入逆境:思想政治训练者对话语讯息编制和传递时的“把关”日益困难;传播话语受众对话语所承载的信息具有巨大的选择“自由度”而引发的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信息影响力下降;长期的单向、纵向和自上而下的话语传播模式使得话语传播反馈机制缺失所带来的问题;新媒体背景下,新的话语语境和话语形式对原有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造成的传播话语失范等等。要破解这些新语境对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效果带来的逆境,只有强化过程管理,才能从根部上解决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面临的诸多问题。

  二、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归因分析

  理论与实践有时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与错位,使得理论上的抱负动身点往往难以精确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就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已有的理论难以有效带动实践的进展,各种因素对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形成简单且严峻的挑战,产生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在实际

  运行中还没有真正被受众所接受而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并取得令

  32人满足的效果从现代信息社会动身,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即传播学来进行探讨和实践,较之于以往一般的思想政治训练话语的争辩视角(多以语义学或语用学为视角)更加留意其传播效果,更加重视受众的接受程度。这一话语传播过程并不仅仅是简洁的改进其自身的形式或内容,并不仅仅是单向的传输过程,而是旨在形成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环境以及受众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过程,这一过程是需要有效的过程管理来支撑的。缺乏过程管理的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传播,简洁导致无序和低效,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影响力和导向功能也自然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以往思想政治训练话语单向传播的管理机制和管理阅历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双向互动传播模式的进展,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运行对过程管理机制构建的迫切需求与现实的脱节开头消灭较大落差,使得相应的过程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落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必定使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处于格外尴尬且举步维艰的境地。消灭这一问题的缘由,主要在于当前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体系与机制的建设程度明显落后于其实践活动的进展,消灭了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传播过程管理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和错位。在现有的实践中,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存在管理责任的落实不到位,管理体系的相互脱节等管理机制的缺失,这使得过程管理机制更新已经成为解决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传播运行新问题的必定要求。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需要对其运行构建起完善的过程管理机制,这是保障其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的内在联系及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打算其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由于任何有

  33效的过程管理都只能建立在完备的管理机制之上。在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中,依托管理规程和管理机制的保障,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运行结构和基本要素才能得到有效的联结和适当的调整,才能对外部话语传播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进而能够适时做出必要的调整,使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的特殊功能和基本职责得以实现。

  (二)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导向性与艺术

  性时常互不关涉,甚至相互背离,直接导致传播效果弱化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价值导向与建构性是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基本属性,而话语的艺术性表达,又是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取得实效性的基本要求。但在现实的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中,政治导向性与艺术感染性的分别、建构性与可传性的分别多有存在。这种在话语传播中价值度与艺术性分别的问题,会使我们在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传播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否定或忽视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价值导向性,仅仅将话语视为描述事物和信息的言说行为,是一种语言应用的自然活动,片面强调传播话语描述事物和信息的言说意义,甚至抽象阐释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人性关怀,泛化或窄化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特定的建构性、导向性特征,并将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技术化或价值中立化,对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性质的解释仅仅从一般语言学或语用学的定式上赐予“定域关注”,致使一些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与价值无涉。另外,这种分别问题也会导致另一种倾向,在坚持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导向性与价值建构性的同时,否定或忽视思想政治训练传播

  34话语的艺术性,片面地将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理解为只有政治性,仅仅强调对自身所主见的的政治性的坚持及其实现,使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至少在过程管理把关环节消灭呆板化和单一化,使得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本应具有的语言艺术含量的丰富性与不断提升性,在有意无意中被我们忽视,“本可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训练读物有时成为政策、文件、语录的简洁枢编与转述。本可情趣盎然、文采飞扬的思想政治训练有时成为枯燥、空洞的政治说教与道德说教。”[2]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之所以会消灭这种价值性与艺术性的分别,主要缘由在于过程管理相关标准与规章的缺失。确定地说,政治导向性和价值构建性是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最重要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实现,必需有传播话语艺术感染性的支撑。政治性与艺术性兼具必定内在地规定着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运行应当遵循一些重要的运行规章,而对这些运行规章,至少在当前,我们的生疏还是格外欠缺的,并由此给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运行管理,特殊是传播话语的编制与“把关”环节的管理带来肯定的困惑。

  (三)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权威性和价值

  导向功能受新的环境影响,很大程度上被弱化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需依附于肯定的媒介,而在信息技术现代化不断进展,网络传播日益成为主流媒介的境况下,信息的自由化和价值度的失衡对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形成了冲击。这首先表现为网络使海量信息同时存在的状况,由抱负变为现实。这一跨越突破了时空上的局限,将话语传播引入了一个没有权威的空间中。互联网的一大特征就是信息的35高度自由化,而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置身于信息无规章游离的网络媒介中,其权威性和价值导向功能很大程度上被弱化,尤其是面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网络对我国的价值渗透的局势,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权的确立就显得力不从心。同时,信息量的无限化也阻碍了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的开展。网络的信息量之大,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随着技术的进展其存储量会无限扩张,使得信息选择具有理论上的无限性。网络媒介中信息涵容量的猛烈膨胀,一方面能够使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获得足够充分的发挥空间,但同时随之而至的信息过量与混乱又难免给受众带来不便和困惑。如何过滤不良话语信息,净化思想政治训练网络传播话语的运行环境,使传播话语的价值导向在新媒体环境下得以坚持,已经凸显于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所面对的诸多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中。探究这方面问题的产生缘由,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模式的进展滞后应是其中的关键。由于在信息化社会,单纯依靠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明显已经无法顺应时代潮流,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假如不能转变管理模式,不仅难以使自身获得长足进展,甚至会使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逐步失去话语权。因此,以网络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媒介自然成为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媒介选择不行忽视的重要视域。信息的自由化和无限化可以说是网络的两大重要特征,这当然会对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但必需看到,网络媒介是一把双刃剑,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搭乘网络这一新型载体也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当务之急。纵观网络化背景下思想

  36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运行面临的诸多逆境,对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传播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格外必要且格外迫切的。只有针对网络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强化过程管理,在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加以调整,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才能得以有效运行。

  三、解决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现存问题的基本对策

  以上分析表明,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目前面临的问题格外严峻,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体系与机制迫在眉睫。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争辩不仅是确保传播话语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加传播效果的特殊要求,而且是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在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保持良性运作的前提。由此需要在新的条件下构建新的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体系与机制,以提高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运行效果。

  (一)以强化机制建设为重点,为过程管理的实施奠定基础

  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的机制是指:在管理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运行过程时,管理者基于特定的运行管理体制,通过对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实施方案、组织、协调等一系列管理手段,保证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的良性进展,确保思想政治训练是实现既定目标的传播话语运行方式。任何系统都是各组成要素依据肯定的机理组成的有机整体。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兰菲主见“不能只是孤立地争辩部分和过程,还必需解决使他们统一起来的组织和秩序中发觉的打算性问题)))来自各部分的动态相互作用,并使孤立争辩与整体争辩的各个部分的行为有所不同。”[3]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

  3理机制亦是如此。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机制的基本要素可以划分为政策导向机制、监督指导机制、反馈调整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应尽快适应不断变化进展的时代要求,适应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受众群体的进展需要,通过制定系统科学的管理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扩大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在受众群体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以巩固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构建功能并促进人的全面健康进展。建立健全监督指导机制。具体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应依照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方针,调动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传播者和受众群的乐观性和主动性,形成传播者引导,并与受众群相互监督的和谐局面,确保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沿着正确的进展指向进行。建立健全反馈调整机制。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一方面要准时收集实践活动信息,不断拓展信息反馈的接收途径;另一方面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准时精确的处理与分析,得出科学结论,为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实践活动的后续开展供应依据。在这一实践活动中,需要留意的是健全反馈调整机构、完善反馈调整制度、提高传播者整体素养,只有如此才能建立稳定有效的反馈调整机制。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反馈渠道对信息进行准时广泛的接收,并对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实践过程和传播效果进行科学精准的分析,从而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以最终的评价结果为标准,对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传播中传播者的传播行为及受众的接受行为做出相应调整,从而促进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

  3过程管理的顺当实施。政策导向机制、监督指导机制、反馈调整机制以及评价激励机制作为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机制中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其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才能使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机制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才能实现其功能与结构的优化。

  (二)以传播话语的价值性为基本指向,构建过程管理的基本职责和基本目标

  从思想政治训练的基本要求看,传播话语运行过程管理必需确立的一个基本职责就是:要保证取得最终的效果,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应当同时兼顾价值导向目标与艺术感染目标,兼用话语文化资源与政治文化资源,同时遵循话语效果规律与政治导向规律。从这一职责要求动身,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运用最佳的话语形式将所诠释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价值导向,以及与此相应的思想道德品质推向传播对象,从而争取到更多的受众。所以,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必需兼具导向性与艺术性,强调传播话语的艺术表现与价值建构的共生。价值导向性与文化感染性的兼具,内在地要求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应当在价值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基点上探寻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实效性的提升之路。对于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而言,政治性较之艺术性,是更为根本、更为深刻的本质规定性。否则,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则将与一般话语无异,并无以在众多的话语形态中以其独特性而存在。政治性较之艺术性的更为根本性,内在地要求我们将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艺术表现的张扬始终

  3奠立在对其价值导向的持守之上。同时,又不能忽视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艺术表现力的意义与实现问题。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艺术性缺失,自然会强化已经存在的受众对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刻板、空洞、教条的印象,损害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基本形象和影响力,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权的流失。我们需要比以往更加留意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艺术与感染力的设计,以强化传播话语在阐释和建构正确价值观和科学理论中的作用,同时构筑遮挡有害传播话语传播的应力。

  (三)以优化传播话语新媒介为抓手,推动过程管理的新进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媒介方式和手段的转变已经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在网络境遇下,有效推动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新媒介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捷,化弊端为优势,是当前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进一步进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首先,创设良好网络传播环境,构建适合过程管理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网络文化环境能够影响并形成现实的网络境况,而网络境况又能对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在网络传播体系中的各个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网络文化环境建设是强化思想政治训练话语网络传播过程管理必需强调的基本对策。其次,留意新媒体条件下传播话语的内容调整,从话语编制入手强化过程管理。为此,需要留意新媒体传播话语的特点,推动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内容的改进。传播话语作为信息搭载的符号系统,如何适应新媒体的要求和现代社会人们对传播话语的接受选择,在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中具有关键

  4性的作用,由于传播话语如何编码,是整个话语运行过程管理最终产生效果的前提。再次,要在传播话语过程管理中乐观拓展话语传播的新媒体运用,努力适应网络传播的要求。要学会适应网络等新媒体,争辩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塑造新的传播话语生态,在过程管理和媒介选择中乐观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条件和沟通渠道建构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权,打破西方国家掌控网络传播话语的局面。最终,要通过传播话语过程管理引导并掌控网络舆情,特殊是在网络传播话语开放性、匿名性特征日益增加的境况下,留意边缘化并抑制住非主流舆论,对各种混杂的网络传播话语做出适度的反应,争取受众尽早对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的理解和信任,以弥补以往传统媒体话语垄断丢失之后,“独家新闻”不在所引发的话语权缺失。

  (四)以留意受众认知水平和接受心理为着眼点,强化过程管理的目标效果

  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传播过程中,受众处于主体地位,是接受主体,具备自主选择的力量和条件。只有受众乐观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并主动地“内化”表现出来,将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所提倡的观念意识、价值观等通过实践表现出来,思想政治训练话语才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网络条件下,过量化和自由化的信息,给受众对思想政治训练话语的选择和接受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和影响。只有针对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认知水平,作出具体精确分析,才能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受众实行符合其水平的方式和手段,使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能够精准影响不同层面的受众,从而增加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规

  41避话语过量化和自由化引发的接受逆境,强化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的目标效果。

  (五)以提高过程管理的专业水准和工作效率

  为目标,完善过程管理的专业技术条件在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更多借助网络等新媒体条件下,专业设备与技术技能等专业要素,逐步成为影响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运行中过程管理的核心要素。特殊是对于思想政治训练话语网络传播过程管理主体而言,网络学问和技术力量是其在网络时代中必备和亟待充实的主要素养。当前的问题是,一些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传播者不同程度地缺乏网络技术学问、技能和阅历,在思想政治训练话语网络传播中无法娴熟把握运用网络技术,不能充分利用网络所供应的便捷,以至于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导向性。对此,应加大对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主体的网络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其学习网络学问的乐观性和主动性,使其尽快充分把握网络相关学问,使网络在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中发挥最大价值。综上,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对思想政治训练话语进展乃至整个思想政治训练学科的进展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解决当前思想政治训练传播话语过程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过程管理系统,是增加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传播效果,推动思想政治训练话语争辩的重中之重。

  :李利娟元林工作单位:北京交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42

篇三:习思想论文

  

  大一思修结课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一学生德育内容之一,有主意加强大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篇一:《试论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摘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教育也是公民道德建设“诚信”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有效地帮助他们自觉树立诚信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原因;途径

  2001年9月20日,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中“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而且在职业道德要求中,也再次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大学生成为公民道德建设“诚信”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帮助他们自觉树立诚信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诚信道德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现就是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效用和意义问题

  (一)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远大理想的实现和科学信念的坚守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征,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顽强的毅力。一个没有良好诚信道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

  (二)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马克思曾说:要发展成为“自觉而全面发展的新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当代大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三)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四)诚信是大学生实现人际和谐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历来被视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坚持诚信原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及原因

  (一)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

  当前,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诚信状况良好,但少数大学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作弊。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受严厉处分的报道。不少高校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而被勒令退学。的确,大学生作弊的现象在大学里已经是普遍的、无争的事实。抄袭作业,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再拼凑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大作”。这在许多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了。如今一些在校大学生为完成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也不惜毁誉抄袭。考试作弊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使用手机、发短讯到对讲机,雇请“枪手”代考,无所不用,完全把大学生的诚信抛到了脑后。

  2.求职简历注水。在2002年11月1日的《中国青年报》中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所高校冒出近百名“学生会副主席”》。文中说:记者在南京某高校采访时了解到,该校应届毕业生招聘会已拉开帷幕,学校准备的“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开始陆续发到毕业生手中。记者看到,数百名应届毕业生在填表时,“在校期间担任的主要职务情况”一栏中竟然都填写着诸如“学生会副主席”、“某某部副部长”、“班长”、“学习委员”,个个身居要职。更有甚者填写的全部是学生会各主要部门的副职领导。还有些同学杜撰的证书也是五花八门,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驾驶证、职业技能证书,等等,真是应有尽有。我们是一个几千年以来一直都在强调“以诚取信”的国度,一直崇尚“养心莫善于诚”,然而今天,我们的一些天之骄子却在求职过程中抱着一种欺骗和侥幸的心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网络中互相漫骂、攻击,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侮辱、诽谤他人,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诈骗等等活动时有发生,甚至有些大学生还利用电脑犯罪。这些都是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在网络中的体现。

  4.恶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据了解,国家助学贷款还贷情况普遍不如人意。以中国某大学为例,该校是全省首批实行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之一,自1999年以来总计发放贷款1400多万元,资助贫困生3145人。可还贷情况却不理想,2004年有300多名毕业生是靠贷款完成学业的,可如今工作已经超过一年,仍有百余人没有按规定时间还款。前不久,某大学校园网公开曝光47名逾期未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名单,引起在校学生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被曝光者如今工作已经三年了,按照助学贷款合同规定,借贷者最迟必须在毕业后一年内开始还款,四年内还清。而这些大学生有的至今分文未还,有的未按规定足额还。经校方多次催促,仍不与银行和学校联系说明情况,学校不得已而为之只好采取“最后通报”的方式。在江苏徐州,截至2007年9月底按合同规定应该归还助学贷款的100多名大学生中竟有50多人分文不还。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缺失,既有社会不良思潮和观点的影响、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学校教育的缺失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原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内在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才能找出杜绝大学生失信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1.浮躁的心态。浮躁是指不踏实、急于求成的现实体现和内心焦躁不安的心理体验的综合。其特点是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偏执性。在大学生身上表现为: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狂热冒失、从众行为、见异思迁、不求甚解、个人意识突出、满腹牢骚、烦躁不安以及一蹶不振心理等。正是由于大学生的这种不良心态使得他们容易出现缺乏诚信、背信违约、考试作弊、抄袭成风等等诚信道德缺失的现象。

  2.责任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成长在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导致他们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意志薄弱,心理脆弱,存在着利己主义思想,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会为了获利而舍弃诚信。

  3.是非辨别力差。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感觉时代精神的敏锐性,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有利因素,但这种特点也容易受道德价值的多元化影响,加之社会阅历浅,对社会转型期内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感到迷茫和困惑不解,是非辨别力差,表现为认识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容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放弃诚信原则,产生大量的失信行为,同时,对失信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例如,一些大学生对于自身诚信道德缺失不以为然,总以为这是生活中的小节,不但不引起重视,反倒为一时的小伎俩、小聪明沾沾自喜。

  4.知和行相背离。多数大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各类调查中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至少有5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则;5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讲诚信需视具体情况而定,面对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但当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所谓的“关键时刻”,如考试、评奖、毕业和求职等,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使知和行相背离,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强。

  三、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理性反思

  我们已经分析了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就要以此为切入点,对症下药,找到制止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品行

  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关键因素还在自身思想道德素养不高,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主要还应该靠修炼其内功,增强其思想道德观念,提高人格品质,而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诚信道德教育机制,注重诚信道德建设的实效,“三管齐下”,协同抓好大学生良好诚信品行的培养。首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认识到自己道德教育的责任和影响,带头端正自己的言行,自觉提高自己诚信道德教育能力,构建和谐诚信家庭;其次,学校应发挥其诚信道德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改进滞后、空洞的诚信道德教育形式,丰富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建立和谐诚信校园,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以督促大学生们提高诚信道德修养;最后,社会应通过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净化社会环境和以身作则,树立诚信道德的楷模等方式来积极营造有

  利于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的社会环境,正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德观念。

  (二)大学生自觉提高内在的诚信道德修养

  外部的制度、环境和教育的确能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的培养产生影响,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坚定自己的诚信道德信念,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

  1.学思结合的方法

  通过虚心学习诚信知识,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在行为上有所依据,同时学习一定要与实践结合,不能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要善于思索,提高诚信道德判断力。有意识地区分什么是善的,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通过学思并重,择诚信去欺诈,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力。

  2.省察克治的方法

  即一种自我教育的方法。大学生们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守信、不诚实的念头和倾向,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

  3.慎独自律的方法

  古人说:慎独为人德之方。《礼记?中庸》记载: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大学生们应该督促自己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凭着高度自觉、严格自律、按照一定的诚信道德规范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失信于人、背信弃义的事。

  4.积善成德的方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点一滴逐渐养成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聚细流,无以成江河”。要通过身边的小事加强诚信道德修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通过积诚信美德,并巩固化,就能达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逐渐凝结成优良的诚信道德品德。

  5.知行统一的方法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大学生不能仅仅从内心认可诚信道德是一种美德,也不能仅仅将诚信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见之

  于行动,如果这样将永远达不到树立诚信品质的目标。知行统一就是针对大学生们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诚信道德知行背离的现状提出的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大学生们应该把提高对诚信道德的认识,树立诚信道德的观念与养成诚信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由知到行确实并非易事,但只要大学生们排除各种诚信的障碍和干扰,在实践中磨炼自己,把良好的诚信行为坚持下去,就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达到诚信道德的要求,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篇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应迈好“三步”》

  摘要:作为时代的骄子,当代大学生总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们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要用科学的理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并且依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建立起积极向上、切合实际的理想信念,这将成为大学生立志成长的关键和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信念

  教育

  成才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认为,这点精神主要是指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就是理想信念。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最不知满足、最富有理想的通常是年轻人,在当今任何一种文化结构中,大学生又无疑是社会中最具有开放意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追求目标较高的人,于是对现实永不满足、无尽追求的理想主义无疑是大学生的主旋律。用流沙河诗的语言来描绘理想的作用,会有更感性的体验:“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点燃熄灭之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之路;理想是路,指引你走向黎明。”

  一、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就应该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传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发现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发展和深化。所以,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大学生才能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正确的世界观基础上,他们才能够逐步形成一系列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时代要求相统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知道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了解时代的要求、知道哪些事情真正有价值,

  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形成自己远大的生活目标,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因此,必须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状以及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大学生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由于他们社会阅历浅,所以往往会在险恶的社会现实面前丧失理想追求的信念,迷茫彷徨。其实,理想虽然是具有现实可能性的目标,但它毕竟还只是一种奋斗目标,不是也不可能是社会现实。因此,大学生在确立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尽量对现实保持全面正确的认知,尤其对于社会阴暗面,不能熟视无睹、随波逐流,也不能仅限于怨天尤人,更不能采取反社会的行动或自杀,而是要在合理认识和接受的基础上,相信通过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会逐渐加以改变。

  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理想信念之间反差的产生还与大学生是否协调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紧密相连。大学生如果不考虑社会的利益和需要去搞“自我设计”,一旦二者发生矛盾又不能自觉地服从于后者,这样的个人理想很难称其为正确,与现实产生反差也就在所难免了。这就需要我们在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方面多做细致的工作,帮助大学生随时了解社会需要的发展,并督促他们经常反省个人理想,不断地进行校正和调整,把大学生个人的抱负和追求引向同社会的利益和需要相结合,把个人理想溶于社会理想之中。

  理想要转化成现实,还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大学生对此必须要有清醒认识。应该说,懂得理想和奋斗精神之间的关系,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但也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中,一方面有远大的抱负,另一方面又是被长辈们“抱大的”,缺乏为实现自己理想目标而奋斗的毅力和品格,以致眼高手低成了他们中间带普遍性的问题,在理想和奋斗精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因此,要教育大学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磨炼

  自己、创造价值、实现理想。

  三、紧密联系大学生实际,寓理想信念教育于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依靠实践调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是最最好的教师,是最生动的课堂,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方法。青年学生的一个突出弱点,就是书本知识多,社会实践经验少。尤其是当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在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大量事实和心理学研究都雄辩地证明: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积极的情感体验、高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是形成远大理想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理想和信仰结合的必要媒介。

  针对大学生专业思想不端正,过于功利化的择业倾向,可以让他们到相关领域参观、实践,亲自感受这些专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大学生理想的低层次性问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访问英模、重游革命圣地、到基层和落后地区挂职锻炼和知识咨询等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真情和美好理想,使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自觉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还有针对大学生的理想不坚定等情况,可以请成功的专家名人做报告,讲他们的理想追求讲他们的奋斗史,讲他们的成功和喜怒哀乐,从而使学生明白:正确的理想信念使人生更有意义,理想还要加苦干、实干才等于成功,等等。

  可以说,这些教育方式都注重化理想信念教育为学生实实在在的自我教育过程,而这应该成为我们新时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模式。因为,说到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或转化成自我教育。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受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并内化为自己的理念,通过从日常小事做起,提高修养,使正确理想真正深入内心,这种养成教育是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它通过培养良好情感来奠定正确理想的根基也符合人们接受理论的规律,可以有效避免空对空的理论灌输造成的一些逆反心理,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成长春:《适应超越――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

  潘一禾:《论大学生理想教育中的角度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3卷

  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篇三:《美术类大学生思修课改》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美术生对于这种课程的兴趣并不是很高,经常会出现逃课的现象。本文以美术学院思修课改的两年实践为基础,探索美术类大学生思修课改的经验。

  关键词

  美术类

  大学生

  思修课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思想政治和法律素质的一门课程。认真学习思修课程,能够使大一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更加明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成才。美术类大学生对于综合素质类培养类课程兴趣较低,对于美术类大学生的思修课改更是要注重实效性。

  一、思修课改面临的困境

  (一)美术类大学生对思修课认识不清

  从小学开始,学校对同学们就进行思想教育。小学的时候会开设思想品德课,中学会开设思想政治课,到大学开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些课程在某些方向具有一脉相承的地方,美术类学生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偏感性,在上课的时候看到相似性的东西就会主观的将其归入以前学过的某某课程中。上课过程中,一旦任课老师在理论讲授过程中略带枯燥,学生们很容易将思修课贴上“死板”的标签,随随便便的去逃课。

  美术生对于专业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思修课,他们认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对于以后进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才是对自己以后就业有帮助的,而像思修这样的必修课就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美术生愿意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英语、计算机过级和专业的学习上,对于思修就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视。

  (二)教学方法无法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从小学开始,同学们就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教学互动较差。美术生对于这种灌输式的方式更是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他们更喜欢的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方式,将所学到的东西更好的运用到实际中去。进入大学之后,思修课程的教学方面还是以理论灌输为主,很容易使美术类大学生将该课程纳入到不喜欢的课程行列,进而在上课方面变得不再积极,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上课的时候抢后排,老师提问的时候低头不做声等等都是思维懒惰的最好表现。

  思修课关键的问题不是理论究竟掌握了多少,而是掌握的理论能否在现实中得以应用。但因为上课过程中的思维懒惰,同学们课下更不会再去翻课本了,更不用提看老师推荐的课本,课上课下严重脱节。

  (三)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单一

  “思修”课程是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而成,在学生的观念里,往往把这些理论架构视为“大道理”,认为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不接地气。学生从受教育以来都在学习思想课程,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容易产生逆反、抵触心理。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在目前的“思修”课考核中发现,最主要的考核途径是论文或开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给学生造成不上课也能及格的感觉,以至于导致学生态度不端正,旷课缺勤现象严重,课堂纪律散漫等情况。

  二、美术类大学生思修课改的途径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承认思修的重要性

  对于思修课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在本课程的投入,学院自上到下形成高度统一,重视思修课程,承认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的重要性,有利于形成一股学习思修的氛围,有利于为学生重新认识思修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治学院于2013年开始进行思修课改,因为课程安排问题,美术学院被安排在2014年初开始上课。在学期初,美术学院就成立了思想道德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郭德荣任组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烈任副组长,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学工办辅导员胡忠浩、郝巍、吴丹、白涛涛、以及2013级的各班班主任。负责美术学院思想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的四位教师寇晓燕、李雪芬、倪怀敏和王海燕经常在课下关心学院课外学生个人成长汇报的推进情况;7位2013级本科班班主任王英、吴翔、王宪、过露、朱姝娜、吴丹、郝巍都非常支持改革工作,对班级同学信息的上传下达非常及时有效;美院教务办和实验办的老师帮助同学们查询空教室和借教室;郭书记和陈书记在同学们汇报时都主动参与到提问环节中,观看同学们的汇报。

  (二)上课形式多样化,考核方式注重实践

  上课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是同学们排斥思修课的重要原因。在教学内容方面作为教师要吸收丰富知识积极备课,做到与时俱进,将理论知识与历史发展、时事政治、学生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加人典型案例、成长困惑等内容,深人浅出,将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在教学方式上,当前的思修课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专题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等,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能有效地把理论与实践、认知与行为结合起来,因此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德育教育都十分受重视,这些年随着国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也被纳入课程体系;在考核方式上,从原先的简单的开卷考试变成分类别考察,既要考察同学们对于理论的学习情况,又要考察同学们对于所学理论的运用情况。

  我院在思修课改的过程中积极配合政治学院的相关要求,结合美术学院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十陵校区)关于在2014级学生中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改革试点的办法》。在这个办法中,对于学生的思修考核进行了明确规定,将学生课程成绩的40%用来评价学生知识学习掌握情况,60%用来评价学生平时思想道德表现。在平时思想道德表现成绩中,50%用于评价学生课堂综合表现,50%用于评价学生课外的思想道德综合表现。通过考核办法,使同学们更加明确哪些方面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在每学期期末的时候会进行个人成长汇报,学生依据课外思想道德培养与综合表现评价体系,从明德、守法两个维度,对自己在本期大学生生活各方面,特别是学生发

  展状况、人生理想及自我实现的准备、身心和谐发展、日常生活道德践行情况、个人法治、规则意识及遵守等方面情况做一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客观地评价自己本学期以来思想道德成长的收获和体会。

  三、思修课改的经验和启示

  经过两个学年的思修课改试点,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对于思修课程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收获了勇气,收获了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思修课改下一步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一)实践性活动更有利于教育客体的参与

  传统的理论灌输对于美术生来说吸引力非常小,反而会让美术生觉得非常教条,会产生给他“洗脑”的感觉。久而久之,美术生会自心理开始排斥这种灌输理论,使得思修课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思修课改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点落到实践中去,使每位同学切实去做事情,在做的过程中感悟,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美术生们喜欢动手,在这个过程中去引导同学们思考和感悟会使美术生更能够感性的理解知识点,更使美术生自觉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由自明走向自觉。

  大多的美术生是性格内向的,不善言辞,不懂得表现与展示。思修课改的个人汇报让每一个同学都上台勇敢的展示了一次。有很多很害羞、很紧张的同学都在全班同学鼓励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展示自我。相信在大一的期末,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平台来展示自我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收获也是满满的。回顾一年的经历与收获,很多同学默默留下泪水。在本次的汇报中也充分展现了美术学院同学的特色,有部分同学的PPT是自己动手画的图片,有的同学PPT制作非常精美。

  (二)习惯养成对于思修课改有重要意义

  思修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德性,可以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可以规范大学生的道德取向,可以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但对于美术生来说,很容易三分钟热度,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往往坚持一段时间后,又变成了原样。

  思修课程只有一个学期,但在这一个学期中可以形成一系列的制

  度,将这些制度固化下来,帮助美术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美术生在大学之前,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投入的时间较少,在大学期间,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显得十分重要。思修课程就可以为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思修课改在美术学院已经实行两年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都是有所收获的。大学不是浑浑噩噩的四年时光,而是人生当中最明媚的青春。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才能不断收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会坚定德育为先的精神,不断为学生的成才着想,不断在思想道德改革这条大路上前行!参考文献:

  [1]熊大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5(4).[2]季常宏.议思修课对大学生德性提升的助力作用.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0).猜你喜欢:

  大一思修结课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一学生德育内容之一,有主意加强大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篇一:《试论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摘要:大学生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篇四:习思想论文

  

  有关思想的议论文6篇

  有关思想的议论文6篇

  篇一:思想

  上帝是个爱开玩笑的老头,创造人类的时候为了使之区别于其他动物,便赋予人类最伟大的宝物——思考。思考让人类文明的车轮飞速前进,成就了如今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正是由于有了思考,人类的思维方式才会与众不同,但又是由于人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与思考角度,才会造就各种哲学流派。因而对于不同的思想,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否定,而应从别人的角度出发,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看待问题。

  中国历史上有一场重大的历史浩劫——焚书坑儒,为了追求所谓的思想统一,用武力让知识分子屈服,在暴力的统治下妄图使文明低头,焚毁了众多文化典籍。对于这场浩劫,我们只能用管中窥豹来略见一斑,或许社会的前进伴随了挫折,正如婴孩的出生伴随着母亲的痛苦一样,但历史的悲剧让中国与当时西欧的差距由二十年变成了一百年,这种饱含泱泱大国血泪的历史悲剧绝不能重演,这种用暴力方式来寻求思想统一的事只能用“可悲”二字来形容。

  了解这段历史的外国人都会扼腕叹息,人类对他人思想的驾驭欲望是恐怖的,文化思想领域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待事物,我们不应轻易下结论,而该用一种冷静思考的方式去对待。

  法国大革命期间也兴起了一场著名的运动,即伏尔泰领导的启蒙运动,提倡“自由、平等、博爱”。思想自由创造了人文领域的繁荣,平等与博爱造就了充满爱意的世界。人世间的关爱会像春日的阳光那样融化冷冻在人们心头上的坚冰,会像烈火那样焚烧横隔在心与心之间的藩篱。

  当然,我们说的允许不同的思想存在并非指允许暴力的、非正义的思想存在。像封建思想,自私自利的思想应该为人类所摒弃。希特勒所宣扬的种族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这种思想应该被博爱的思想所取代。

  思想的取代并不能用人为的方式进行,而应遵循一个客观规律,先进文化终究会代替腐朽文化,又何必用人力去改变呢?

  篇二:用思想包装灵魂

  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真正力量无边的人”大江东去,不尽滚滚流,历史上无数英雄人物、文人墨客让我们铭记,为什么?对,是包装,他们用思想包装了自己世俗的心灵。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代奸雄,曹操,你奸诈,为此你失去了很多。陈宫弃你而去,徐庶不愿为你效忠;你自负,乌植边,赤壁旁,多少无名将士因你而去,白骨遍野,哭声响彻天边;你猖狂,挟天子以令诸侯,华佗死于你手,你宁可负天下人、、、、、可是谁敢说你不是英雄,你有思想,你包装了自己,他成就了你。“老

  做赌注,这也正是我们所不希望的。

  一瓶酒可以对我们的思想进行麻醉式的催眠,喝醉了就等于是与命运做了一场圆满的梦,那儿很甜,且又很酸;可以充分的想象到,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人给予的,那人是它,乃是人类内心眼神的余光,我们有时可以通过这道余光看到思想升华的整个过程,它是真实的,也是客观存在的。

  思想的升华,是我们人类进一步成功的步伐,能认识到自己的一点点不足和承受一定的挫折,并且,若干年后,我们会自省的。

  篇四:论思想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这样。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在课堂、课后,总会听到一些令我厌恶的东西。在上课的时候,只要谁说话,不管谁说的,老师说的,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也罢。但凡读音关于意思关于“性”的正常讲课的时候,就会引起全班,几乎全班的学生窃窃私语,并浮想联翩,然后成为一些不堪入耳的话,再就是想入非非,讲完以后的课堂的纪律要维持好一阵子才得以继续进行。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情景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是在于家长。在平时言谈中不注意口头语言和行为,导致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错误的思想,从而使孩子进一步想象,最后不堪入耳。

  二是在于老师。比如上述情景,有觉悟的老师会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不经意间明白事理,最后感悟。但那些对事物没有正确认识的老师,会难以启齿,最会使学生也在思想上有了错误,并继续传播下去。最可气的是那些自己也是一个“思想病人”的老师,会视而不见,甚至与学生一起来误入歧途,使学生思想中的那颗毒瘤越来越大,最后走上犯罪之路。这并不是夸大事实。

  三是在于同学之间。上课老师灌输的良药,到了下课,会被思想肮脏的学生全部翻盘。而没有自己思想和见解的学生,也会被他们拖下水,把低俗平庸当成正道,这样一来,恶性循环,结果不言而喻。【有关思想的议论文6篇】又是什么?”

  近来,我在看旁人甚至看电视里的人物时都在内心里不动声色地想着这些问题,想知道在人们形形色色表面之后的思想到底是怎样的。我认为,思想是人禽之辨的最大标志,是人生价值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思想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其本乱,则末治者否矣”。所以,一个人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丧失了思想。痴人空洞的眼神,疯子狂舞的肢体,他们只是用一具没有灵魂的肉身参与了这纷繁复杂、百味杂陈的人生盛宴,他们终究无法用自己独特的思想去品味出人生的酸甜苦辣。

  思想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的重要,甚至有贵于生命。所以,推己及人,不能去伤害他人的思想就成为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一旦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人生价值就要大打折扣,甚至毫无价值可言。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撮人好像未脱离动物攻击的本性,不时地就会侵入他人的思想领地。这些人轻则挖苦嘲讽以扰乱他人的思想,重则压迫驱使以控制他人的思想,更有甚者发动人身攻击,直接毁灭了他人的思想。如果说这一撮人如此明目张胆地去伤害他人的思想是一种蓄意“明杀”,那么,其他间接伤害他人思想的就是一种阴谋“暗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看那些“民困不知救,盗起不知御”的“昂昂乎庙堂之器者”,鲜衣怒马却不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每天乐在其中的是琢磨着如何让一己之私获得更大的满足。这样的厚黑行为表面上也只是职业道德沦丧,但深究其后却是严重违背了纳税群体供养他们的初衷,亵渎甚至抹杀了黎民百姓希望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这些人处心积虑地想以伤害他人的思想来成就自己的思想,却不知在思想上也存在着力的反作用。除了因为伤害了他人的思想会反弹回程度不一的反作用力外,其最大的致命反作用力,就是自作孽地搅浑了自己那个受之于天地原本也是自然纯洁的思想世界。浑浊不堪的思想使他们只知与人争斗唯利是图,一生的忧乐都只是囿于动物本能的习性;他们忽视了人生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错过了享受思想境界上升华的机会。他们的人生志趣南辕北辙,错把妖艳的罂粟花看成了天山上洁白的雪莲,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此,对此只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唉,其实我也不想去伤害他人呀!可是没办法。”对于别人的指责,有人声声长叹,满腹冤屈,“做这些东西一点意思都没有,可是不做又不行。”“那人实在无法理喻,但没办法,不听他不行呀。”“要是有钱,我肯定辞职不干了!”……与那些伤害了他人的思想不以为耻还自以为得了便宜而沾沾自喜的人不同,这类人其实知道自己思想的问题,只是“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其思想与行动最终相背离了,人生最无奈的莫过于此。

  无奈的背后其实是自己的思想与他人的思想在发生着激烈冲突。对此,有些人抱着难得糊涂的态度,想着“反正也不是我一个人的错”,渐渐地接受

  了他人的思想,这样的一生倒也过得庸庸多厚福;有些人则是无休止地掂量着鱼和熊掌,难以取舍间心为形役痛苦不堪,这不仅影响了他人,更使得自己思想扭曲郁郁一生;而有些人徘徊歧路时思想冲突豁然解决,认为“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夭”,于是毅然决然地与一滩浑水划清界限,泾渭分明地回到了自然纯洁的思想世界中。

  泉水叮咚,流水淙淙。自己的思想源泉终于可以自由流动了。于是,不用为生计发愁的人可以坐茂树濯清泉,流水曲觞,赋咏自适;也可携竹杖穿芒鞋,游历名山,遍访高士,日子过得飘飘乎遗世独立,思想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放松。其他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之人,为了生活可以去当个负责任的“执鞭之士”,不害人守本分,心安理得地过着平静生活;或者干脆就躬耕南山陲,“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农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在思想的自由中尽享这情真意切的人伦世情。

  可是,活得自由自在的时候,有些人仍然会不时地仰天长叹,壮怀激烈。

  淙淙流水终是不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来得酣畅淋漓,鱼翔浅底到底比不上鹰击长空来得气贯长虹,何况浩瀚的大海上还有那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鸟在水激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又是何等的自由境界!农夫与英雄虽然在思想价值上并无优劣之分,但是在思想境界上却有大小之别!

  我们不必强求要成为一个英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以过上平静自由的生活为目标毕竟是“举秋毫不为多力”,大部分无用武之地的思想力量,就只好耗在了漫步杨柳岸闲谈风月,指望苍天空言着凌云壮志。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在这浮华充斥却也机遇遍地的时代里,我们可以挥舞思想重剑精确地为自己劈开一条路,树立一个切实的人生目标,让思想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日日新,又日新”,逐渐地切身体会到思想力量的“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有关思想的议论文6篇】论文lunwen.htm。剑指目标让思想力量聚集于一点,一马平川时尽可欢快奔驰,遇到障碍可以轻松绕过,身处绝境也有魄力背水一战,一生的痛苦与欢乐都是真实地产生在前行的道路上,思想境界也由此逐渐展开。

  所谓“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我们无法保证一定会达到目标,过上一个成功人生,但我们绝对可以做到先让自己的思想不可战胜,可以拿出毫不逊色的勇气坚守思想阵地。于是,政治人生者,忧民所忧,乐民所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师道人生者,甘当人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科技人生者,废寝忘食,深入钻研,不知老之将至;乡间闾里真正的手工艺人,尽职尽责,捧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件件精品,也是一个艺术人生者……君子百行,殊途同归,过得都是一个思想人生。

  人生最快乐的莫过于思想的极大自由,灵魂汪洋恣肆,行动放任自如。人生最欣慰的莫过于发现自己的思想与行动不仅没有伤害到他人,而且还有助于他人获得思想上的自由。不过,这一切归根结底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因为利己利人,善之善者也。

  篇六:冲破思想的束缚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子用刀横向切苹果,他的爸爸大喊切错了,而小孩子一刀下去,却意外地发现苹果核的部分组成了一个美丽的一角星。看完后,我不禁反思,为什么这个孩子能有这意外地发现,而大人却没有?答案似乎很明显。大人的思想已经被“要竖着切苹果”所禁锢,他从未想过去试试其他办法,而孩子还小,他并未被输入这种思想。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冲破固定思维的束缚,拥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人是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的确,具有创新能力的人问题会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并且勇于探索,不断进取,这样最终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甚至会给生活帯来许多影响;而那些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只会遵守旧的套路,只能反复咀嚼别人嚼过的东西,这样应该是食之无味的吧!而他们最终也只是跟在别人的身后,碌碌无为而终其一生。因此,拥有创新精神是很重要的。

  袁隆平是我国的农学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解决了几十亿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他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呢?毋庸置疑还是因为他的创新精神,因为他不灌于现状,积极思考;因为他能够冲破思想的束缚,努力探寻;因为他不被困难所吓倒,勇攀高峰,因此才会有如今的成就。让我们反过不想一想,倘若他并没有这种创新精神,会是什么样的呢?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在耕作的农民而已,而世界几亿人口都会面临没饭吃而饿死的危机。由此可见具有创新精神有多么重要。

  冲破思想的束缚,才能化蛹为蝶,为这世界增添一份美好,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拥有创新精神的意识,并不断创新,开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明天!

推荐访问:习思想论文 思想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