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档下载> 正文

回迁安置的问题及建议10篇

鸿贵文秘网 发表于2023-04-29 12:10:03 本文已影响

篇一:回迁安置的问题及建议

  

  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治理问题探究

  作者:苏海洋

  来源:《社会与公益》2020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以济南市LT小区作为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案例地,揭示当前安置社区面临着社区环境两极分化、社区社会保障能力不足、社区居民缺乏主人翁意识、社区管理人员专业性与责任感不强、拆迁遗留问题仍未解决的困境,并发现在物质层面存在着高层楼房封闭性与平房大院自由性的矛盾、制度层面存在着管理制度制约与居民“小农生活”的矛盾、在社会层面存在社区异质性居民与同质性居民的矛盾。基于此,笔者提出明确社区治理主体与社区管理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营造社区和谐氛围以促进不同特质居民交流的对策。

  关键词:城中村;社区治理;回迁;济南

  随着全国各地城市更新不断推进,城中村拆迁成为城市文明向周边传播现代文明与城市功能的关键措施,回迁安置社区也成为介于城市社区与乡村社区之间具有过渡特性的新型社区。这种过渡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特征与经济特征方面,如社区机构设置更新滞后、管理模式缺乏现代化意识、仍停留于小农文化氛围中。在回迁安置社区,大多数居民从事非农活动,这里成为外来流动人口的集中地,社区居民职业构成复杂,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以房屋租赁等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模式,因此可称之为升级版的“城中村”。当前,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法律属性缺乏明确且精准的定义,复杂的新旧矛盾充分体现,导致这种特殊形态的社区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因此,破解回迁安置社区的治理困境是促进社区微更新的重要步骤。社区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提质阶段的焦点,也是大力提高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迫切要求。对此,本文以济南市第一个城中村自发改造安置社区——LT小区为例,揭示城中村改造为回迁安置社区后所面临的治理困境及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安置社区面临的治理困境

  LT小区项目于2009年10月经有关部门批准,成为济南市第一个走土地招拍挂程序、各类手续完备的市区村庄改造项目。整个项目采用“整村就地改造,村改居一步到位”的模式,重新整合和集约使用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建设安置楼和回迁楼,探索出了一条将“城中村”土地公开挂牌拍卖、招商引资、捆绑开发、运作模式公开透明的新路子。但自从2013年村民回迁入安置社区后到目前为止,仍面临着多个治理困境难以化解。

  (一)社区环境两极分化

  LT小区作为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社区环境面临着严重的两极分化,回迁片区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楼内小广告横行、楼道杂物堆放、楼外休憩设施不足、自行车与私家车乱停乱放、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绿化带杂草丛生;并且,LT小区与新开发的商品楼片区

  被一道铁门阻隔,商品楼片区也因为这道门而与前者的环境存在天壤之别,如干净的路面、修建规整的绿化带、古朴大气的凉亭、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充满人文气息的雕塑、装修精致的社区幼儿园。如果只对比环境,很难让人认为这两个片区竟然属于同一社区。

  (二)社区社会保障能力不足

  回迁居民住进安置社区后,大部分人失去了原来的生计来源,多数居民靠着政府补助生活,除了部分青壮年人已经适应工薪阶层生活外,还有部分有专业技术和劳动素质的中老年居民也有机会在村委会工作。相反,一些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术的居民的再就业问题就凸现出来。以前可以靠免租金的自家房屋干点小买卖的居民,现在已经承担不起社区门头商铺的高价租金,且在衣食住行上居民几乎都需要自己购买,生活成本显著上升。

  (三)社区居民缺乏主人翁意识

  由平房搬到居民楼,居民自身很多生活习惯都不是一时可以改变的,因此在小区绿化地区种植蔬菜、堆放杂物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为社区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大多数居民缺乏社区主人翁精神,在社区发展的责任担当上缺乏思想认识,认为社区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有专门的保安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因此对社区中的环境、卫生等事情不关注,常出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等不良行为,影响社区的整体生活环境。

  (四)社区管理人员专业性与责任感不强

  大多数回迁安置社区居民没有交纳物业管理费,因此物业管理公司并没有派出专业管理人员对该片区进行专门化管理,该社区的事务管理者与卫生管理者都是由原村无业人员和部分外聘人员组成,这些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意识都较为欠缺,社区安置片区的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难以有效解决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五)拆迁遗留问题仍未解决

  开发商为了在拆迁补偿后节约成本,建设安置房时重速度而不注重设计合理性,造成容积率过高、绿化面积过小、公摊面积过高和社区交通路线不合理等弊病。这些遗留问题一直得不到合理解决,引起了回迁村民的诸多不满,甚至导致上访事件多次发生,不仅激化了干群矛盾,也为后续社区管理增加了难度。

  二、安置社区治理困境的原因

  (一)物质层面:高层楼房封闭性与平房大院自由性的矛盾

  如今的高层住宅拥有紧凑、密集、封闭和多户的特点,而村民曾经居住的平房却是开阔、敞亮且门庭大开的。已经养成闲适习惯的居民突然来到“戒备森严”的封闭型高层住房后,难免

  无法适应建筑风格对自身日常生活的影响。因此,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居民仍倾向自己的生活习惯,且并不会觉得破坏了社區规范。

  (二)制度层面:管理制度制约与居民“小农生活”的矛盾

  为了不断向真正的城市社区发展,安置社区必须有较为完善的管理规范才能更好地对社区居民负责。虽然社区管理条例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维护了社区整体利益,构建了较为和谐的社区契约精神,但从国家到地市目前仍未出台针对安置社区管理的指导性文件。这就使得社区管理变得形式化,容易产生制度上的“盲区”;而对于安置社区居民来说,尽管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来规范社区管理,但是已有的部分不成文的规定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多约束,进一步激化了居民的抵抗情绪。

  (三)社会层面:社区异质性居民与同质性居民的矛盾

  一般来说,社区人口结构具有同质性,即社区居民在经济收入、教育程度、文化观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也有利于居民进行社区参与,居民之间更容易发生频繁的交流与互动,而这对于身处“差序格局”中的安置社区居民拥有熟人社会的特征是相一致的,住进安置社区的居民们往往仍遵守着基于地缘、血缘而形成的社会规范。但村改居之后,两种特质的居民生活在统一社区,这极大地弱化了社区居民之间的同质化程度,居民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从而导致信任感缺失,由此带来社区矛盾冲突频繁发生,代表着不同利益诉求的多元主体协作机制难以形成,共识性规范难以确立,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必要性凸显。

  三、解决安置社区治理困境的对策

  (一)明确社区治理主体与社区管理体系

  建立社区党支部、监督委员会、管理人员、警员和楼长的网格化管理体制。弱化行政领导地位,构建以社区党支部为牵头人、多方共治的社区管理体系。监督委员会主要包括社区干部、安置区业主、商品房业主等,确保能及时掌握多方居民诉求,以更好地监督社区管理。管理人员可采用外聘方式,保证其拥有较高的治理水平;警员可在安置区居民与外聘人员中选拔,既要保证选拔出来的警员有熟悉社区生活的知情者,又要有专业警务能力的执行者;楼长可以选择在单元楼内具有责任感以及声望高的热心居民,定期发放补贴,在处理楼内居民诉求的过程中,尽力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二)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

  城中村居民回迁到安置社区后,对社区就业、养老、教育、就医方面提出很多的要求,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居民现实需求,做好社区保障工作,任用在安置社区具有威望和能力的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工作,开辟全职、兼职以及志愿者等多种形式的社区工作项目,并提供

  就业指导与咨询,保障部分无一技之长的居民有事可做、有钱可赚。满足上述要求之后,居民对于情感生活与精神安全感的追求将更为迫切。因此,应充分吸取社区居民、管理人员、干部等各方面的建议,从而对社区公共空间、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例如:完善图书室、养老院、老人活动中心、卫生院以及幼儿园等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使安置区居民真正融入社区生活环境,与其他片区居民以及外来人口和谐相处。并且,要健全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资金筹措机制,设立专项资金进行监督管理,使有关安置区居民在医疗、教育、就业与养老上与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

  (三)营造社区和谐氛围,促进不同特质居民交流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提升社区文化内涵,针对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又具有较强可接受性的社区活动,通过活动加强安置区居民、商品房居民以及外来人口等多居民群体之间的沟通联系和互动交流,提升多方之间的认同感与凝聚力,打造互利互助、团结友爱的社区精神。丰富以个人竞赛、团体合作、社区比拼等不同规模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安置社区与其他社区、社区居民与其他社区居民、社區团体与其他团体在多方面的交流,对外发扬社区精神,提高协作能力,对内巩固多群体居民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还能促进社区氛围更加和谐美好。

  四、结语

  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这一特殊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临时社区形态,最终将会走向真正文明的新型城市社区。但是,现阶段回迁安置社区管理仍存在较多治理困境。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和社区居民都不可坐视不管,建设完善的社区管理体系以及更好地调配社区内的多种人力资源参与社区治理,关系到社区治理结构、社区运行机制、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以及社区精神的形成,对社区更新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基础性推动力,可推动中国城市化由提量到提质的跨越性发展。

篇二:回迁安置的问题及建议篇三:回迁安置的问题及建议

  

  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及对策措施

  物业公司进驻安置小区新老观念的碰撞融合

  _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及对策措施(本文只有两大点)

  为大力加强推进城市建设,按照城市总体建设规划要求,**市近年来通过拆迁改造、撤村建居,得以缓解交通压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是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开发建设安置小区,同时对小区的物业管理也实施统一管理和服务。在城市推进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的进程中,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引进专业化的物业公司进驻拆迁安置小区,对小区进行服务管理。在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观念的碰撞融合。

  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物业管理难度大。一些拆迁户,特别是失地农民刚搬进安置小区时,传统的农家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在小区的空顶甚至绿化带中“见缝插针”地种菜;随地乱扔垃圾,乱张贴、乱涂写现象严重;养狗养鸡、使用煤炉、“懒汉炉”现象普遍;防盗意识松懈,为图方便不关单元门,一旦发生盗窃不及时报警等。小区普遍存在着脏、乱、差的现象。

  2、拆迁安置小区基础设施不到位,公共空间不足。随着小区入住率的不断提高,人员进出增加,有限的公共空间已不能满足居住人们的需求。特别反应明显的是停车难问题,小区内随处可以看到车辆停放在主要干道和消防**上,隐患严重。

  3、房屋维保难以迅速解决。一些房屋的渗漏、脱皮、房屋外落水管断裂等问题与工程方协调艰难,由于安置小区是政府工程,物业公司与施工单位之间不存在牵制关系,因此经常发生施工单位很难到小区现场进行维保工作。

  二、针对现状,物业公司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物业公司通过对小区居民进行大力宣传:在楼道内张贴宣传资料,将物业的建议以实例的方式让居民更易接受(如张贴新闻对不关单元们带来危险的报道)。强化居民的物业意识,引导他们更好的“生活”,并形象而详实地告诉居民实施物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业主房产增值、保值,是让业主的安全、卫生等得到保障,这样得到业主的理解、支持、配合,是小区管理纳入两性发展的轨道,同时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2、通过对小区进出车辆的排查登记,确定小区常有车辆数目并上报社区,在社区的帮助协调下,近期将陆续开放地下车库,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

篇四:回迁安置的问题及建议

  

  拆迁安置房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大多数城市的拆迁过程中,拆迁安置房也逐渐凸显。作为改善城市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拆迁安置房既是以人为本和法律保障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拆迁安置房;建设管理;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房屋拆迁已成为城市住宅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拆迁安置房建设是房屋拆迁顺利终止的必要前提。但目前,新建住宅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因此,文章分析了拆迁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1拆迁安置房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置房质量较差

  目前,我国许多拆迁安置房的质量存在问题。造成这些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安置工作的误解、对安置工作的忽视。很多开发商没有考虑到被拆除房屋的质量和安全,这不仅增加了后期处理的成本,也带来了质量问题。同时也给居民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增加居民与开发商的矛盾,加深建筑公司和政府的矛盾,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

  1.2设计不符合人们的需求

  许多居民认为拆迁安置房的设计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拆迁安置房的主要问题是通风差、施工质量差。另外,由于项目建设的延迟,许多房地产政策被破坏,过渡期居民被迫租房。政府也很难提供住房补贴,导致成本远远超过支出,损害各方利益。

  1.3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

  目前,拆迁建设规划十分缺乏。很多房屋是在拆迁初期建造的,基础设施的规划没有考虑到环境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此外,拆迁安置房大多位于偏远的郊区,交通不便,由于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社区机构数量不足,在生活和社会保障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4物业服务管理不足

  在房地产管理方面,物业服务管理不足,严重影响了房地产管理和生态建设的成本,也降低了对社区市场的保护和关怀。另外,现代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发展不充分,当地人口相对分散,没有单一的组织和社区工作。这不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统一的机制保护居民的权益,丰富社区文化。

  1.5项目建设拖延,融资困难

  近年来,城市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把经济适用房作为整体住房政策。然而,目前的建设速度比拆迁速度慢,房屋建设可能不需要覆盖安置,这不仅阻碍了拆迁进程,也影响了社会稳定。一般来说,住房投资不足是一段时间的区域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果。随着住房建设项目的不断扩大,融资问题将继续增加。住房建设面临资金压力,意味着拆迁安置房建设步伐受到影响。此外,拆迁安置房效益远低于房地产建设效益,难以实现大规模高效建设。

  1.6审批工作困难

  据主管部门统计,住房审批程序烦琐,涉及单位众多,审批过程大约持续一年半。如果中间数据不一致,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此外,安置房选址审批也十分困难。一方面,土地审批过程困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相关设施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甚至需要相关部门和省市部门的批准。为了避免烦琐的审批程序,施工单位往往在施工过程中提前设计并完成相应的程序,导致项目审批有关的文件或信息不足。

  2解决拆迁安置房建设管理问题的对策

  2.1提高拆迁安置房的质量

  (1)确保居民的安全和舒适。

  第一,主管服务部门必须扭转拆迁安置房的质量差的局面,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绝对优先的位置;第二,为了严格控制质量,从设计成本到施工到最终验收,每一条施工线都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因此,一方面加强监管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应该鼓励提高住房质量,并确保责任人,这样可以确保居民可以生活在一个长期和安全的房屋内。

  (2)创新集体土地利用机制。

  根据之前的安置政策,被安置家庭可以用现金支付,也可以用产权交换拆迁安置房的居住权限。如果补偿相差较大,还可以进行经济补偿。商业租金的支付必须有适当的标准。从销售中扣除用户的预期收入、税率和货币补偿,土地建设应该以这样一种方式调整。人民币结算价格要求必须是相同的单位建筑和相应的土地转让,此外,经济补偿应该建立在相同的建筑面积以及市场价格的基础上。

  2.2改进设计,解决项目进度缓慢的问题

  为了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必须听取相关意见。应该在施工前收集拆除信息,房屋建设应该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优化设计,保证灵活多样的结构和通风设计。

  2.3完善临时规划及基础设施

  拆迁安置住宅区的建设必须提前规划,不仅要考虑房屋本身,还要考虑房屋与环境的和谐。住房建设是拆迁安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从长远来看,住房建设质量是居民生活和城市未来发展的目标。此外,应尽快建设第二次重新安置的基础设施;一方面,更适合提供实物基础设施和优先物资;另一方面,鼓励所有相关机构和资源进入社区,有利于居民的生活,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4完善物业管理,充分利用社区功能

  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听取居民意见,积极参与物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物业管理在房地产征收土地税中也非常重要。最现实的基础项目是实现安全、环保和健康。加快建设步伐,完善卫生保健中心和活动中心,组织实施各种社区娱乐活动,构建和谐社区。

  2.5劳动人员管理

  (1)加强监督。

  拆迁安置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拆迁的利益。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在当前的和谐氛围下,地方政府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这一问题。同时,政府是房屋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必须提前制订建设计划;此外,地方政府应该负责监督建设项目的质量。建议主管部门成立专业队伍对住宅建筑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控制,明确相应的责任。

  (2)坚持先安置再拆迁的原则。

  在可能的情况下,所有居住建筑的建设都要遵循先安置再拆迁的原则,共同推进拆迁、安置和建设项目。为了更好地体现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基础设施和绿色地球的目标,企业提供了一整套停车位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增加了流动老人和儿童的扶持。政府的“双赢”战略是融合当地优质商品房,建设新的居住小区,更好地落实拆迁安置理念,让其更具吸引力,让自身目标更加明确。

  (3)加强对非居民持股的质量控制。

  加强新项目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资质管理标准,落实公司管理项目;参与单位负责设计和住房项目,在监管框架内严格执行国家事业单位施工资质和选拔,开展合格的事业单位建设;目前,仍然有很多单位是不公开招标的,这就很容易出现房屋质量差、腐败等问题。因此,承包商要严格遵守国家采购规定并完成第三方验收制度。了解项目的质量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进行及时监测,并邀请当地的主管部门,包括监测站的主管部门,共同改善计划,识别风险和质量缺陷,要求企业采取及时和正确的措施。

  根据相关成功经验,可采取以上三种措施解决家庭的可持续生计和城市安全的集约化使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纳入城镇社会保险制度,这种方法可以节约地面资源,改善住房建设。一方面,应该节约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应该重视住房和生活质量,根据项目实际特点,完善监控框架,协调各相关者利益。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住房建设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重点工程和安装工程按时、保质完成。经批准尚未开工的工程,应当采取必要的清理措施,并撤销已批准的工程。(2)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住房建设检查与监督,另一方面,要快速解决问题,以确保后续物业管理和融资,以及安置房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齐奇.高层安置房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54.

  [2]林丽.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安置房建设探索与思考[J].城乡建设,2020(12):50-54.

  [3]贾勇.某安置房小区施工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7):133+135.

篇五:回迁安置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回迁安置小区服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寿哲斌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2015年第4期

  文/寿哲斌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大量集体土地被逐步征用,农民住宅有序拆迁、农民集中安置成为新的趋势。与此同时,回迁安置小区的建设、服务和管理也随之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康桥街道首个回迁安置小区——康泽苑小区为例,分析服务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社区服务管理的主要工作举措,并提出下一步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新形势下回迁安置小区的社会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存在问题

  康桥街道下辖11个社区,常住人口1.7万余人,外来人口3.3万余人,于2010年12月完成撤镇建街,原有的10个行政村也全部完成撤村建居。康泽苑作为回迁安置小区,截至目前,康泽苑小区共安置拆迁群众193户,涉及分房627套,入住564套,其中自住211套,出租353套。康泽苑小区是撤镇建街街道中的一种全新住宅小区,其管理模式既不同于以往的农居点集中式管理,也有异于商品房的市场经营式管理,因此康桥街道及康桥社区通过摸底数、建信息、排问题、解困难、建服务、提能力,探索实践新的服务管理模式,但是在运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关系不顺,阻碍沟通协调。作为长年居住“有天有地”住宅的“本土”业主并未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作为代管方——康桥社区从未有过此类社区管理经验;作为第一次入驻康桥的物业公司对这块区域也不甚了解。因此,出现了业主与原社区间、业主与康桥社区间、康桥社区与其他相关社区间、业主与物业间、康桥社区与物业间五种关系不顺的现象。关系的不顺直接阻碍了各方的沟通协调,随之带来了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问题,造成业主遇到困难时不知找谁,解决问题时易费周折。

  观念未变,居民融入度低。拆村建居让农民一夜之间在身份上转换成了居民。然而,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固有的生活理念让他们的思想很难在短期内随身份的转变而改变。在康泽苑这个集中安置的小区中,广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尚未形成,维护社区公共设施、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的意识普遍欠缺,对社区建设、物业管理的理解和支持程度有限,从而导致居民“被上楼”,参与小区活动积极性不高,与小区的融入度甚低。

  身份特殊,制约社区服务。在拆迁安置过程中,为确保拆迁户的各种利益不受损失,让拆迁户平稳入住新小区,康桥街道明确了回迁居民在原社区的经合社股民身份、组织关系保持不变的“两不变”原则,并由此继续享受经合社股份分红、医疗、养老等相应福利。同时,明确代管方康桥社区为小区所有业主提供劳动、计生、调解、医保、暂住证办理等方面服务。由于担心拆出后经济利益受损,其它关系受制约,所以大事小事,有事没事还是愿意找原社区,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康桥社区正常开展服务和管理工作。

  对策及建议

  安置房小区的模式已成为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必然趋势。针对康泽苑小区前期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借鉴经验,现就回迁安置小区的服务管理提出如下对策及建议:

  提前出台全局规划和配套政策,助推五大关系进一步理顺。建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居住形态的升级,针对将涉及的所有回迁安置小区,上级部门能提前做好全局规划,统盘考虑,合

篇六:回迁安置的问题及建议

  

  回迁安置方案

  第一篇:回迁安置方案

  回迁安置方案

  为做好棚户区居民住宅房屋回迁安置工作,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回迁安置工作有序、平稳开展,依据省、市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结合《舒兰市棚户区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舒兰市棚户区居民住宅房屋回迁安置方案》。

  一、棚户区居民住宅房屋回迁安置的原则

  (一)回迁安置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搬迁顺序号由回迁户在回迁安置协议签定的户型范围内,优先选择回迁安置房屋。

  (二)安置房源数与回迁安置户数等同。回迁安置房源的确定,原则上整栋安排,整栋安排有剩余的以整单元安排,安排不满整单元的,在安置前由公证部门和回迁户代表参加抽签确定安置房。确保安置房源数与回迁户数等同。

  (三)回迁安置房屋只限于设计用途为住宅的房屋。回迁安置区域原则上按规划在原拆迁区域进行回迁安置。按照规划要求,需异地安置的,由棚户区改造办公室确定回迁安置地点,并予以公布。

  二、回迁安置的方法和步骤

  (一)棚户区改造办公室通过新闻媒体公布回迁的具体安排,包括各项工作的时间和办公地点、联系人等,告知回迁户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登记或选房。凡逾期不登记或不参加选房的回迁户均按放弃选房权利处理。由公证部门公证,按户型从剩余安置房中选择回迁安置房屋。

  (二)签订回迁安置协议工作全部完成后,对参加选房回迁户的搬迁顺序号和协议选房户型情况以及安置房源情况进行公示,其中房源注明是现房还是期房,期房预计的回迁时间。公示板标明小区总平面图、安置楼的每层平面图、安置房编号、面积等,便于回迁户了解。

  (三)组织回迁户选定房屋。按回迁安置区域,同区域回迁户集

  中召开选房大会,由回迁户按搬迁顺序号依序自主选定回迁房,选房过程由公证部门现场公证,确保回迁选房公平、公正、公开,使选房工作有序进行。回迁户选定房屋后,发给选房确认书。

  (五)办理回迁结算手续。回迁户凭选房确认书及相关证件到结算办理地点,按房产部门实际测量的回迁安置房屋面积结算差价,办理回迁手续,领取入户单。

  (六)验房交钥匙。回迁户凭入户单等手续到回迁房现场领取钥匙,并对回迁房交接验收。

  (七)领取房屋所有权证。

  三、费用结算

  棚户区居民办理回迁手续应结算的费用由三部分组成:上靠户型面积差价款、增加面积款、进户费。

  (一)上靠户型面积差价款

  1、回迁户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搬迁的,回迁安置面积不足36平方米的,不足部分由回迁户按620元/平方米交纳费用,产权归回迁户所有。回迁户无力出资的部分产权归公有,由回迁户按政府公有房屋租金标准签订协议,交纳租金。

  2、回迁45平方米以上户型的,由拆迁人根据回迁安置面积就近上靠回迁安置户型安置。回迁安置房屋建筑面积与回迁安置面积相等部分,互不结算差价;超出部分,由回迁户按800元/平方米交纳费用,产权归回迁户所有。

  回迁安置面积超过最大回迁安置户型,由回迁户自主选择分套户型安置。分套安置合并计算的建筑面积超出回迁安置面积9平方米以内(含本数)部分,由回迁户按800元/平方米交纳费用,9平方米以外(不含本数)部分,由回迁户按市场价格交纳费用,产权归回迁户所有。

  回迁户书面申请要求就近下靠回迁安置户型安置的,回迁安置面积超出回迁安置房屋建筑面积的部分,互不结算差价。回迁安置面积超过最大回迁安置户型,且回迁户书面申请不要求分套户型安置的,安置最大户型后,超出面积部分由拆迁人按被拆迁房屋的评估单价补

  偿给回迁户。

  3、回迁安置面积是指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加上拆迁补贴建筑面积之和。

  (二)增加面积款

  回迁户就近上靠户型后书面申请再增加面积部分,由回迁户按市场价格交纳费用。

  (三)进户费

  进户费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收取。

  四、强化物业管理

  为保证广大回迁安置居民的居住环境,回迁安置小区由物业供热管理部门按《舒兰市棚户区改造回迁住宅物业管理办法》的规定,实施物业管理工作。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房屋分配领导小组。成员由棚改办、拆迁办、产权处、街道及相关回迁户代表组成。建设、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维护秩序;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对在棚户区回迁安置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依法追究责任,保证回迁安置工作顺利实施。

  第二篇:回迁安置工作总结

  回迁安置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历时八十余天的XX小区回迁工作已渐近尾声。细数这段时间的点滴,感动于XX区大集体的众志成城、团结协作;感动于同事伙伴的兢兢业业、努力专注;感动于每一句耐心的回答、每一抹真诚的微笑;更感激领导的信任和支持,降大任于己的决定,让我在这里收获了一个真挚热情又活力四射的集体。现将XX区工作进行简单总结汇报:

  本次的XX小区回迁项目总共历时N余天,圆满完成了X户业主的验房工作和Y户业主的住房回迁任务,保证了工程如期顺利的进行。在整个项目期间,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团结互助,积极努力,不辞辛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心全意服务于业主,为业主谋福利,体

  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这段日子的工作既锻炼和培养了大家的能力,积累了经验,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奋斗友情,虽然辛苦,却收获颇丰。

  回想过去的每一天里,我们用微笑迎接每一位前来办理手续的业主,详实到位的向他们解释每一个疑问,用心诚恳的了解他们的每一个困难,耐心周到的指导他们进行每一个程序,尽己所能让每一位业主都可以满意而归。偶尔遇到有较多顾虑而犹豫不决或遭遇问题心有不满的业主,我们更会体贴的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困难,耐心疏导解释,并积极联系其他各个部门协调解决业主的实际困难。当我们全心全意的服务得到了广大业主的认可和赞扬,换来业主满意的笑脸,便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我们每天负责接待来办理手续的每一位业主,当业主需要对房屋进行检查和修缮时,我们也要承担起带领他们前往验房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其他各个部门来为业主提供个体化的服务。急业主之所急,解业主之所困,可以说我们起到了一种顺滑剂的作用,通过我们的工作才让整个项目可以稳定的进行。在整个过程中,抓好接待工作,着力打造出一种接待品牌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工作中,我们牢牢把握住“优质服务”这根主弦,力求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首先,我们在有关领导的指导下规范了整个接待的制度和程序,让我们的工作有据可循。具体到实际上,我们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实行了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服务,确保了工作可以高效,有序,有条不紊的进行。第二,我们细化了整个服务的方案。做到分工明确,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有的放矢,这样极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三是我们突出了重点。我们自己根据业主的实际情况整理出一些需要重点服务和照顾的对象,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针对性,便于进行一对一这种近似于管家式的服务,保证整个项目可以万无一失。四是把握了接待的细节。我们在每一项接待活动中,都融入了“无微不至,润物无声”的理念,从各方面入手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让业主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我们定期和大家进行沟通交流,要求工作人员对工作内容和状态提出自己的感想和收获,确保实时掌握所有同事

  的思想动态,让学习和工作有规律可循,让经验在日常工作中切实起到实际的收效,让大家学有所得。

  这N天,是辛苦疲劳的N天;是紧张琐碎的N天;是热情洋溢的N天;更是互助团结、共同成长的N天。我们在困难中磨炼意志,在关怀中坚定信念,在彼此理解和信任中提高自我,我深信,经过这样的淬炼,今后的我们,定当发扬春和回迁勤勉努力、踏实细致、认真负责的优良作风,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三篇:安置房回迁简报

  促竣工、促分配、促回迁、重管理

  ——航空港实验区安置房建设及回迁工作(纪实)全面展开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从发展至今,一直以“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为发展理念。今年以来,航空港实验区在大力发展航空经济的背景下,紧抓机遇,精心谋划。在城镇化进程整体推进的同时,重点做好村民安置房建设及回迁工作。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安置房环境,确保分房到户、户户满意,建设和谐新型安置区。截至目前,(安置房建设及回迁情况)

  一、领导重视,促竣工。一是督促施工进度,排忧解难。实验区管委会张延明主任、马锁文主任,亲自挂帅,每周深入工地实地考察,督促施工进度。召开施工单位周例会,有问题现场解决,事不过夜,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实行“周督查、月通报”的督导考核机制。对施工进度快、工程质量好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不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进行一定资金处罚。三是施工单位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手续,做好验收工作。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力保做到“区区通”、“户户通”。保证交房即可入住,解决村民入住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二、公开、公正、公平,促分配。工作人员制定详细的移交方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分小组,每个地块

  由航程置业分派一个项目经理驻扎工地,带领办事处领导和村民代表,对施工工地进行验收,提前消除隐患。验收合格,村民满意后,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分房。办事处工作人员引导村民

  先看房,再报房,然后抽签,最后交钥匙,整个过程公开、透明。今年10月份中旬以来,正好赶上办事处村委换届选举,同时需要协调签约企业征地、拆迁等问题。在任务如此繁重的情况下,办事处人员依然把村民安置回迁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实验区自分房以来,没有出现重大群众上访事件。

  三、办事处引导,促回迁。办事处工作人员,对已分到安置房的村民,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房屋交付使用注意事项。提倡村民,环保装修,简易装修,并向村民提供装修公司、搬家公司等家政服务信息。对老幼病残的村民,可以提供无偿帮助,让村民在过年之前高高兴兴住进新房。

  四、学习先进安置区经验,重管理。11月份郑港办事处组织领导干部去上海、杭州,学习安置区管理经验,打造有实验区特色的新型和谐安置区。新型和谐安置区,是在尊重村民意愿、注重质量品味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加强安置区水、电、气、暖、宽带、有线电视、幼儿园、社区医院、便民超市、文化服务中心、游园绿地、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设施建设,让村民足不出户享受上学、就医、购物、娱乐等一站式服务。保障安置区村民不仅住得好,而且享受

  到同城市社区一样的公共服务。安置区物业管理,可以由村民进行治安管理、保洁服务,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成立社区委员会,对村民日常工作事务进行管理。并且对长期外出打工、学习,但是家里有老人、留守儿童的村民可以提供人性化服务,老幼病残交由社区委员会进行悉心照顾。实验区管委会每年对优秀安置区进行学习表彰,共同打造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安置区。

  第四篇:回迁安置房申请报告

  回迁安置房申请报告范文

  尊敬的拆迁办领导:

  您好!我叫***,今年**岁,**人,出生于**年**月**日,公民身份证号:**********。老伴叫***,**岁,出生于***,公民身份证号:**********。2006年,因响应政府土地规划,原。

  蜗居了8年后,第二批安置房屋已经下来。现我和老伴年事已高,盼望能在此次分房中得到一房屋得以终老,不再居无定所,居人篱下。如今我们最简单的心愿仅仅是希望在儿女身边,有个安家之地,恳请政府拆迁办领导,体恤我和我老伴的生活状况,让让我们二老可以安享晚年,共聚天伦之乐吧。当初合同上答应给予的90平米已不再期望,但又由于儿女众多,只求三室一厅就行,得以儿孙满堂,热热闹闹的安享晚年。因我和老伴年事已高,腿脚有所不便,身体又不是很好,需要静养,不希望住房离马路太近,我们希望能在“乌木家园”、“晨景花园”得到安置,一来是便于亲戚走动,多个照顾,二来平时还能多走动走动锻炼身体。如果分得的楼房太高行动不便,有违住在此处的初衷,望体谅。身体多有不适,不能久居嘈杂的环境,也望能渡过一个安安静静的晚年,望能体谅老年人的难处。

  我恳请领导能够对我的特殊情况认真考虑,在外蜗居了8年的艰辛生活已经让我心力憔悴,如果再不及时处理,恐怕我们临死前就再难得到下一次安置了。

  第五篇:回迁方案

  拆迁区域回迁安置方案

  拆迁区域的回迁工作即将开始,为规范回迁安置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回迁安置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拆迁管理有关政策法规及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制定本方案。

  一、回迁工作原则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安置房源数与回迁安置户数等同略有富余的原则。

  3、先拆迁、先选房与照顾伤老病残相结合的原则。

  4、回迁安置与物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5、群众监督与公证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为确保回迁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回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应工作职责。

  回迁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回迁工作现场指挥长:

  工作组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1、前期筹备及回迁核对组

  组长:

  成员:

  负责协调公证部门、建设部门、房屋测绘部门、房产交易产权等相关部门,办理回迁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回迁户的顺序号、室型的核对,现场房源与施工图纸的核对,详细了解应告知回迁户产权办理的相关事宜。待回迁公告发布后,负责由拆迁主体在报纸、电台发布回迁核对通知,协调公证处对广大回迁户的姓名、室型、回迁顺序号进行核对,待公示后对回迁户反映的问题进行接待、疏理、答复。

  2、回迁公示组

  组长:

  成员:

  负责对参加选房回迁户的回迁顺序号和协议选房户型以及安置房源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三期进行,公示地点选在回迁现场。公示的内容包括回迁室型、数量和位置,回迁户的姓名、回迁顺序号,拆迁顺序号中哪些是货币补偿的,哪些是作废的,哪些才是有效的回迁选房顺序号。对回迁房源的楼号、单元、房号、建筑面积进行公示。公示中还包括照顾首层住宅的住户名单(照顾首层条件详见第四条第三款)。每次公示期为七天,由公证处对每期的公示内容进行现场录像。

  3、现场回迁组

  组长:

  成员:

  现场回迁是本次回迁工作的重点,分为室内与室外两部分,下设

  五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选房资格审查、选房登记及办理公证();第二小组负责统计,回迁户从第一小组完成后要到第二小组登记();第三小组负责室外现场公示,把选好的房号粘贴在事先准备好的公示牌上.以便于群众监督,同时,让没有选房的人看到哪些房屋还能挑选()。第四小组为代选组,负责本人不能到场也未委托他人帮助办理的,由代选组代为选房()。第五小组为政策咨询组,负责拆迁遗留问题处理()。

  4、监督审核组

  组长:

  成员:

  市监察局、市信访局、社区等部门成立的职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相

  结合的小组,负责全程监督回迁工作,并对举报进行接待和政策解答。

  5、回迁结算组

  组长:

  成员:

  负责回迁房屋资金结算,未签订协议房屋的签订及回迁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

  6、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负责回迁工作的后勤保障。各工作组所需设施设备、办公用品物件要提前报保障组。

  7、安全保卫组

  组长:

  成员:

  自现场看房开始进入现场负责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负责应对突发事件,要求提前准备预案。

  三、工作安排

  1、核对工作:时间安排在

  2016年

  月

  日开始,2016年

  月日结束。自回迁方案批准后,公布回迁核对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地点、联系人等,核实确认所选室型和回迁顺序号,同时受理要求照顾首层的回迁户的申请。

  2、进行三次公示:时间从2016年

  月

  日开始,2016年

  月

  日结束。对参加选房回迁户的回迁顺序号和协议选房户型以及安置房源情况进行公示,公示地点选在回迁现场。每次公示期为七天。

  3、组织回迁户现场看房:时间安排在第二次公示的同时。安排七天时间在回迁小区内每种回迁房源指定样板房以供回迁户实地观看,使回迁户对安置房情况有直观的了解。

  4、组织回迁户选定房屋:时间安排在2016年

  月

  日至2016年月

  日期间,地点设在,由回迁户携带相关要件,按回迁顺序号的排序选定回迁房,回迁户选定房屋后,发给选房确认单,同时办理公证手续。

  5、办理回迁结算手续:此项工作在各片选房结束后进行。凭选房确认单办理回迁结算,结算内容包括房屋超面积款、回迁过渡费及

  需要交纳的其它费用。

  6、验房交钥匙:回迁户凭选房确认单到物业公司及相关部门办理水、电、暖、房屋维修基金等手续,办齐各项手续后再到物业公司领

  取房屋钥匙,并对回迁房交接验收。

  7、办理相关的产权手续:由回迁户根据自己情况随时办理。

  四、其它应明确的问题

  1、楼层差价问题:根据《拆迁须知》、《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书》的约定,结合我市楼房销售的惯例,回迁楼房的市场评估价格为

  元/平方米(无楼层差价)。

  2、协议约定建筑面积与实际建筑面积差的结算问题:根据《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书》第6条的规定,按实际建筑面积结合回迁市场评估价格结算。

  3、按顺序回迁与照顾首层住宅问题:在坚持“拆迁先交房,回迁先选房”的原则下,要充分体现政府对伤老病残的照顾,为了兼顾公平,所有被照顾对象只能选择首层住宅。照顾对象有:老干部、伤残军人、残疾人、行动不便的病人及老人。

  需要照顾首层住宅的回迁户必须在回迁核对时提出,并出具相关证明及申请,以便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按回迁选房顺序号进行选房。

  4、入住前的各种费用按有关规定收取。

  五、本方案是这次回迁安置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具体实施方法在《回迁须知》中将详细说明。

篇七:回迁安置的问题及建议

  

  王悦,等:解决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治理问题的创新研究城乡建设与发展解决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治理问题的创新研究王?悦,申?强(北京农学院,北京 102206)[摘要]“城中村”拆迁作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城镇化道路上屡见不鲜,但是在拆迁工作中,随之产生了回迁安置社区的治理问题。通过分析“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的现状,深入挖掘回迁安置社区存在的治理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治理[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城中村”治理问题是城市现代化治理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适应经济的加速发展,不得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因此越来越多的“城中村”面临拆迁后的回迁安置,即使城中村居民摆脱了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固有的传统观念还停留在他们的心中,因此拆迁后的回迁安置社区在社区治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深入了解目前回迁安置社区现状的基础上,发现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1.3?异质文化较强回迁安置社区复杂的人口结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里较强的异质文化,这些多元的文化在这里发生碰撞与融合。首先是原住于此的本村村民所形成的“本土文化”,他们在此长时间的生活,形成了一系列固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这也是遏制他们适应的现代化城市生活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回迁安置于此的村民形成的“传统农村文化”,受到原住村民传统的农村观念的影响,因根深蒂固的传统的地缘和血缘所形成的社会关系被保留下来,使回迁安置社区成了“半熟人社会”,这导致他们对原来村庄仍有着较强的认同感,内心不愿接纳新的治理主体;接着是流动人口形成的“外来文化”,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需要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融入社区;最后是当地居民所形成的“现代城市文化”,这些居民一直以来都具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因此对于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具有更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1.4?治理主体不明确长期的城乡二元割裂格局导致乡村治理与社区治理的分界线不够明晰。当城市社区采取“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时,受根深蒂固的乡村治理的影响,原有的村委会治理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造成社区治理与乡村治理这种双轨制的治理方式不在少数。当社区内出现复杂问题的时候,社区治理与乡村治理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当涉及重大利益的时候,又容易出现相互争抢的现象。1?回迁安置社区现状依据开发行为的不同,拆迁后的回迁安置社区大致包括四类不同的人口群体。人口流动性强、来源构成复杂、居民素质各有差异、管理难度较大是回迁安置社区的一个重要特征。从人员构成、人居环境、文化认同感、管理体制四个方面分析目前回迁安置社区的现状如下:1.1?人员结构复杂由于开发主体不同,所以这些回迁安置社区自然会形成较为复杂的人员结构。在回迁安置社区内存在着本村村民、非本村村民、外来租户、本市居民这四种不同类别的群体。包括单一城中村集体回迁安置于此社区的村民以及不同城中村集中连片开发回迁安置于此社区的村民;还存在流动人口,这其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公司职员等。1.2?人居环境较差改造前的城中村给人以“脏乱差”的固有印象,房屋建筑密集、活动空间狭小、垃圾堆积成山、电线高压线错综复杂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在经历过拆迁后,城中村村民搬至回迁安置小区,人居环境整体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回迁安置社区的绿化面积不足、公共活动空间较小、路面上仍可见到居民随手乱扔的垃圾、居民楼道里随处张贴的小广告、居民在楼道内堆放自家杂物等。2?回迁安置社区存在的问题“城中村”村民虽然摆脱了原来农村生活的困境,但是回迁至新的安置社区内又面临着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的治理现代化。体现在回迁安置社区的保障能力、社区及周边的基础设施、居民认同感、治理体制、社区治安五个方面的问题。2.1?社区保障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回迁安置居民存在着回迁安置后没有生计来源的现象,由于这些居民原先工作的工厂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收稿日期]?2020-12-22[作者简介]?王悦(1998—),女,北京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通讯作者]?申强(1979—),男,河南辉县人,博士,教授,硕导,研究方向:管理系统优化。-235-

  城乡建设与发展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在城中村拆迁过程当中,这些存在污染现象的工厂也随之被关停并拆除,这就导致了工厂中的工人们失去了工作,工厂采用一次性买断的方式对工人们进行补偿,但是这些丢失工作的居民们年岁已高,再过几年即将面临退休的境况,且他们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可以维持生计的一技之长,这些因素给他们重新寻找一份新工作来说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所以社区要加大帮助他们寻找工作的力度,为他们维持生计提供有力的帮助。2.2?社区及周边基础设施滞后一些回迁安置社区目前仍然存在着交通不便利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回迁安置社区附近的公交线路较少,公交车辆少,乘客等待时间较长。有的回迁安置社区还存在着道路不通畅或者道路质量差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回迁安置社区居民的出行。一些回迁安置社区周边缺少大型商场、医院、学校等重要的基础设施。甚至有的回迁安置社区的周边还处于基础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噪音和飞尘对回迁安置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不仅严重影响回迁安置居民的生活环境,更有可能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有些回迁安置社区内还缺少娱乐场所、健身设施,绿化面积较少的现象也较为常见。2.3?社区认同感不强回迁安置社区中居民群体多元,缺乏“熟人社会”关系,各自有着不同的交际圈,彼此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同时也缺乏足够的信任感与认同感,因此这些回迁安置社区的居民缺少共同治理社区的积极性,造成社区凝聚力不足的现象。与此同时,基于这种较陌生的环境导致他们缺少主人翁意识,没有把社区真正当成他们自己的“家”,随之便经常出现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破坏公共设施的情况,这些不良行为对社区的整体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2.4?治理体制不清晰社区居委会承担着社区管理的各项职能,包括基层党建工作、居民的就业服务、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文明建设等责任,但是由于拆迁后的回迁安置社区内居民的管理权限还没有统一,有的仍隶属于原来的村委会管理,这使得回迁安置社区的居委会无法对回迁安置社区内居民行使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权,导致居民出现困难和问题时无法及时有效地寻求到居委会的帮助。2.5?社区治安情况差由于回迁安置社区的人员构成复杂,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地域,接受过不同的文化教育,有着不一样的文化素质,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这些都是造成回迁安置社区治安较差的主要因素。由于拆迁居民将自主房外的多余住房出租贴补生活来源,造成社区内聚集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成为了社区治安问题滋生的温床。3?解决回迁安置社区治理问题的对策建议3.1?遵循“以人为本”的创新发展模式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治理工作中能够起到很强的促进和-236-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7期(总第507期)推动作用,因此,在解决社区治理的困境问题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而助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社区是居民共同居住的场所,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因此在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很多方面都应该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可通过定期走访或者随机访谈的方式了解回迁安置社区居民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更好地为回迁安置社区的治理工作提供决策的依据。3.2?激发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将分散的居民重新组建成为新的基层自治实体,在自治合作中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如举办增强社区治安的讲座、举办垃圾分类比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还可以在社区内开办一些增强社区经济实力的新兴产业。有效增强回迁安置社区居民交流,提高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从而达到提升社区凝聚力的效果。3.3?明确治理主体因地制宜地创新社区治理。对于已经撤村建居的社区,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建立以居委会为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助治理的治理结构;对于拆迁后治理实权仍然归属原始村委会的社区,建立独立自主经营的经济主体治理结构。同时注重合理界定居委会和村委会这两个基层自治组织的职责范围,引导二者共同合作。鼓励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工作当中,逐步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3.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回迁安置社区的治理工作当中应该时刻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党组织应积极主动发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作用,切实维护好每一位回迁安置社区居民的切身合法利益,争做社区依法自治的引领者,在群众中起到提高社区凝聚力的作用,奠定回迁安置社区良性治理的组织基础。4?结语“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迁安置社区这种特殊形态最终会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破解回迁安置社区的治理困境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同样也离不开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参与,只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合作,才能真正破解回迁安置社区的治理问题,形成一个良性治理的社区。[参考文献][1]王德旺.太湖县“城中村”治理的几点建议[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6):111+108.[2]潘艳艳.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的治理困境与发展路径——基于河南省的实践考察[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2):77-84.[3]郑延瑾.城乡“过渡型”社区的治理困局如何破解[J].人民论坛,2020(Z2):94-95.[4]苏海洋.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治理问题探究——以济南市LT小区为例[J].社会与公益,2020(02):55-57.

篇八:回迁安置的问题及建议

  

  2021年第3期新疆农垦经济引用格式:张黎.农民对拆迁安置房的新期待及应对[J].新疆农垦经济,2021(3):32-37.农民对拆迁安置房的新期待及应对○张黎(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3)摘要:拆迁安置房是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农民作为拆迁安置的重点人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住房需求从“有房住”转变为“住好房”,对于安置房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新期待,从实地调研看,农民对安置房的期待更多的聚焦于建筑质量、配套设施、地段位置与交付时间上。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积极应对农民的新期待,有利于减少拆迁安置工作中的层层矛盾与问题,有利于积极有效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关键词:农民;拆迁安置房;期待;应对一、引言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城市化步伐显著加快,城市步入了迅速发展期,我国国土空间与城乡格局不断被重塑,城市空间、范围与规模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被纳入拆迁范围,农民成为了被拆迁人。为解决被拆迁人的居住问题,最大限度地集中土地、节约土地空间资源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政府一般会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安置房小区,以便安置失去土地和住所的农民,拆迁安置房也应运而生。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过程中,拆迁安置的规模和数量庞大。无疑,农民这一群体构成了拆迁安置的重点人群。本文所指的拆迁安置房即特指大中小城市周边、小城镇外围由于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拆迁,对被拆迁户进行原地或异地安置所兴建的房屋。事实上,征地拆迁安置是任何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社会经济行为,其对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同样不可避免的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征地拆迁及安置冲突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对被拆迁人进行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让被拆迁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是有效预防、化解征地拆迁与安置矛盾、推动安置工作加速提质、促进城乡共同进步与发展的关键。从实地调研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住房需求由“有房住”转变为“住好房”,对于安置房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新期待。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应对新时代背景下农民对于拆迁安置房的新期待,“努力做到民[作者简介]张黎(1975-),女,安徽太和人,副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发展。????XINJIANGSTATEFARMSECONOMY

  有所呼、我有所应”[1],既是坚持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改进和完善拆迁安置政策的基本前提。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安置房规划、安置小区物业管理、被拆迁人满意度及社会适应等方面,而对被拆迁人对于安置房的相关诉求的研究则相对不足。本研究秉持人民立场,从人民的视角来揭示新时代农民对于安置房的诉求,剖析背后的行为心理及社会变迁等主客观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对此问题的研究可以为解释拆迁安置户的行为决策机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制定相关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二、农民对于拆迁安置房的新期待(一)期待安置房质量过硬安置房是被拆迁群众日后赖以生存的居所,因此,安置房的建筑质量是农民最关心、最在意的事情。而近年来关于房屋建筑质量问题的报道和投诉屡现,设计、建造、监理、监管等各环节严格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尚且出现诸多质量等问题,农民担心由政府为主体出资建造的安置房小区在建造的过程中会不会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也会遭遇到类似问题。事实上,农民的担心并非多虑,使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安置房”“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根据人们搜索频率高低依次跳出来的是“安置房质量有保障吗?”“安置房质量问题找谁投诉”“安置房质量怎么样?”……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安置房质量的质疑,以及不断出现的安置房质量问题。农民深知,安置房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维权的代价和成本极高,由于自己文化水平、能力制约,遇到此类情况根本不知道怎么解决。且在安置房建筑质量维权的过程中,牵涉面太宽,出了问题应该向谁反映,找谁解决?找政府还是建筑商,或者其他部门?怎样写申请、打报告、办手续、走程序?这些问题,毋庸置疑都是农民不擅长处理的。不用说是农民群体,即使是对于有一定文化的现代公民来说,处理此类问题也非易事,像对于安置房出现质量问题找谁投诉这一问题,运用互联网强大的搜索2021年第3期三农问题功能寻找答案,不同平台不同的律师给出的答复与建议也不尽相同,有建议去找房屋管理部门反映的,有建议找质量监督部门反映的,有建议去咨询当地拆迁主管部门的,还有律师回复“与拆迁办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起诉要求修复或者赔偿”,更有律师直接点出“投诉一般解决不了问题,建议诉讼解决”。从这些不同律师提出的不同的解决方案可以看出安置房出现质量问题农民维权的难度、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农民对于安置房质量问题的期盼始终是首位的。农民希望安置房建筑质量过关、房屋的结构优良、布局合理,这样就能够安心入住,减少许多后顾之忧。(二)期待安置房配套完善今天的农民跟以往比有很大不同,经过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农村获得了较大发展,农民的经济状况、生活条件得以大大改善。作为拆迁安置重点区域的大中城市周边更是如此,因占据地缘优势,最早接受城市辐射,相较于位于腹地的农村地区来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种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农村现代化的理解与憧憬生活早已实现,且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民住房条件、出行条件和通信条件已经今非昔比,与之相应,农民对于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随之提高,对住房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安置房的规划和建设上,农民在看重房屋建筑质量的前提下,普遍期盼安置房有较为齐备的公共配套设施,不仅仅有与城市并轨的水电路网,还应该有像城市商品住宅小区一样配备物业管理、文体设施、安保设施、环卫设施、公交站场,像城市居民一样享有教育、医疗卫生等优质资源。事实上,配套设施齐全的安置房能够弥补农民自住房公共配套不足的短板,能够提升农民入住的舒适度,农民自然乐于搬迁。在湖南省衡阳市松木工业园鑫源安置点调研时,一余姓老人因享受老人提前安置优惠政策,先于子女搬进附近的安置房,虽其子女原有房屋堪比别墅,但孙辈们却争着要到老人的安XINJIANGSTATEFARMSECONOMY????

  2021年第3期新疆农垦经济置房居住,老人也乐得其所。究其原因,在于安置房有天然气,可以通快递,电视信号好,有物业服务……而这些正是农民自住房所不具备的、安置房的吸引力所在。而从以往拆迁安置情况看,特别是城市开发建设的初始阶段,拆迁安置工作经验不足,安置方案不够细化,安置水平低,一些安置房在当时可能并不落后,但以今天的眼光看,却是公共设施缺失、小区环境脏乱差、物业管理粗放,这也导致很多安置房已经滞后于时代发展成为一眼即知的另类存在,一些安置地块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与风貌。以至于人们普遍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安置房、安置小区即等同于低端落后,这让很多“富起来”的农民对于拆迁产生了惧意,更进一步激发了其内心对安置房品质的强烈渴望,农民对于安置房的期盼从过去的注重建筑质量进入了注重质量、品质并重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去看问题,仍以传统的僵化的眼光去看农民、去开展拆迁安置工作,忽视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农民对于生活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在安置工作中仍延续老思路,以低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势必引发农民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影响拆迁安置工作的开展。(三)期待安置房地段位置优越安置房地段位置优越有两层含义,第一层体现在安置房要具有一定的地理区位优势,位于交通干道附近,交通方便,与市(区)两级行政中心保有可接受的距离,这是字面上地理意义上的优越。从各地安置房建设情况看,由于各地政府对拆迁安置工作的重视,对于安置房的选址比较注重,安置房位置优越基本能够得以保障。位置优越的另一层面则是心理层面的,即拆迁安置房不要远离长期祖辈居住地,不能中断来自家庭成员、亲邻、村组等以往紧密的社会联系,这种心理层面的位置优越是隐性的,也是尤其值得关注的一层含义。如果把征地拆迁安置中的异地安置和回迁安置两种类型进行比较,根据现状偏见理论,拆迁安置户会更倾向于维持过去的选择,即更倾向????XINJIANGSTATEFARMSECONOMY于之前所居住的环境。相关研究也表明,拆迁安置类型对拆迁安置满意度有重要影响,原址返迁的拆迁安置户更有可能比异地安置的拆迁安置户有着更高的满意度水平。这是因为籍由情感依恋,长期祖辈居住地带给居住者的主观心理价值,如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等,都是新环境一时难以赋予的。从对不同安置小区的调研来看确实如此。农民对于回迁房及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安置房的适应性明显较好,因为在这里农民对家园、对所在土地的眷恋与心理依附不会受太大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交环境也变化不大,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不会受到较大影响,农民心理、情感方面的需要仍能够得以满足,无疑会适应得快一些。至于搬到较远的地方,由于处于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中,原来的地缘关系遭到破坏,生活秩序被打破,社会支持系统受到影响,对于安置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短时期内很难建立。因此农民往往一般不太乐意搬到离家较远的地方,盼望能够搬到地理和心理双重意义上的位置优越之地。(四)期待安置房能如期交付从前些年我国大中城市周边安置房建设情况看,在加快拆迁腾地发展地方经济目标驱使下,征地项目迅速增加,安置房建设全面铺开。然而,也应看到,征地拆迁在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拆迁安置房建设周期较长、交付时间难以保障的问题。“先补偿、后搬迁”是法律明确的拆迁基本原则,也就是说理应给被拆迁人提供现房安置。然而现实中,现房安置很难实现,更多的是提供一至三年后交房的期房。这跟我国对项目建设方面有严格的法律程序限定有关,像一个房屋建设项目必须经历立项、规划、土地征收、工程施工许可等多重审批,因此现实中,一边审批一边拆迁的做法并不少见。而有些地方由于拆迁规模大,安置房的房源供应紧张,建设量和需求量不够匹配,形成了供求瓶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满足拆迁户的需求。更存在一类情况,受多种不可预期因素的影响与制

  约,如各种矛盾冲突引发的农民阻工、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等原因导致的工地停工,施工中遇到的极端天气、地质、疫情等意外情况影响项目进度,造成安置房建设工期的延长,交付时间难以保障。在拆迁安置过渡期内,农民不得不租房或借房度日。尽管拆迁方都会安排相应的临时安置补助费,即过渡补贴费用,但农民在租房与借房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与矛盾。尤其是当前许多地区对于拆迁安置手段和方法仍比较单一,对于安置房并不像由市场主导的商品房买卖一样,有规范的合同和明确的约定,对于违约的责任有严密的划分与约定。有些地方与农民签的拆迁安置协议,对于能否按时交房、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未加详细的规定,对于安置房的具体情况也没有明确约定,有些条款和内容也不尽细致;有的地方只签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不再同时签安置房合同,协议书也没有相关部门公证,这给安置房交付延期留下了空间与可能。所以有时会出现农民的房屋被拆后,安置房因为各种原因,拖至三五年、七八年之久,甚至在新闻报道中还出现了“经过10年才交付安置房”的极端情况发生[2]。在对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未加详细约定的情况下,拆迁户的损失如超期安置过渡费将难以保障,更严重的是,对于老年人及有特殊困难的家庭人员的生活质量以及合法权益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所以,农民期待安置房如期开工、按时完工、早日交付,尽快分到安置房,尽早住进安置房,缩短在外租房借房的周期。三、积极回应农民对拆迁安置房的新期待(一)把安置房的建设质量放在重中之重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影响建筑物外观和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一旦建筑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轻则影响工程寿命和使用功能,困扰用户的生活,重则会危害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对此应高度关切和重视。1.保障安置房项目资金。从谋划拆迁安置之初,就应充分认识到,建筑质量是安置房建设的重2021年第3期三农问题中之重,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前谋划,从讲政治的高度,高质量推进安置房小区建设,确保安置房建设这一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质量安全,通过多种途径对安置房项目资金进行保障,千方百计提高安置小区建设标准,标准不能低于普通商品房,确保以稳定有效的资金投入奠定安置房质量安全基石。2.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从前期设计、过程建设、验收监管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安置房工程质量的管控,强化主体责任,把安置房项目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相关部门责任考核体系。在安置房规划设计上,要贯彻科学的设计理念,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实施科学的决策机制,不断优化、完善相关规划及设计方案。在过程建设与监管上,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各项制度,做到每一环节全过程跟踪管理监督,尤其要注重对关键材质、关键工序的监督检查,强化过程检查验收,通过加强制度管理、监理履职实现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循环渐进的受控状态。3.提高群众对安置房建设的参与度。在项目设计、建设或验收过程中,注重公开透明,主动面向拆迁安置户进行公示,主动接受查询和监管,接受群众监督,畅通群众参与渠道,“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3],让拆迁安置户参与到质量监控与管理过程中,这不仅能够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消除农民内心疑惑、增进沟通交流,从而有利于化解工程建设风险、减少项目建设质量通病,对保障安置房项目的质量与品质不无裨益。(二)安置房规划建设要领先于时代当前,需要全面认清安置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充分吸取以往安置房建设的经验教训,避免安置房成为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的特殊地带。1.引导群众形成合理预期。在进行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制定和安置房的设计与配套时,应深入基层调研,多倾听群众声音,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如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网上征求、召开座谈会等方XINJIANGSTATEFARMSECONOMY????

  2021年第3期新疆农垦经济式广泛收集被征迁户对于安置房建设的意愿与建议,深入了解被征迁户的诉求与心理预期,进而在工作中引导群众形成合理预期,并在下一步的规划设计中回应群众的期望,让农民共享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成果。2.开展前瞻性规划设计。把真正改善拆迁安置户的居住、生活环境作为重要目标,把改善居住条件和提升城市品位作为重要考量,统筹考虑农民安置、城市面貌和经济发展等因素,遵循集约节约、生态宜居、绿色低碳、智慧人文的设计方向,从造型、户型、景观、配套等多个方面适度超前规划,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水、电、气、热、公交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把安置小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品位提升、树立城市文明形象紧密关联。3.提升小区管理服务软环境。进一步丰富安置房小区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安置房地段优势,利用小区规划特色、自身特性和本土文化激发居住活力、凝汇社区共识,营造独具特色的安置小区文化,满足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要求和传统村落人文交流需求,彰显安置小区的独特品质,让安置小区成为农民向往之地,实现由安置房居住条件改善到居住环境改善、由安置房小区到幸福家园的提升,推动安置小区与城市协调发展、和谐一体,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创设积极的社会支持环境中国人素有安土重迁的传统,安于本乡本土,一般不愿意迁居,所谓“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安土重迁多来源于对未来生活不确定的恐惧感,担心失去以往可以从周遭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让农民接受拆迁、支持拆迁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充分考虑到农民自身需求。1.稳定原有的社会支持。在制定征拆补偿安置政策中要重视农民基于对原长期居住地的情感依恋而产生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在安置点的规划选址上,尽量选择位于拆迁范围内或者邻近地区,交通相对便捷、周边配套相对完善的地块。如????XINJIANGSTATEFARMSECONOMY果拆迁安置涉及范围大,建有不止一个安置小区的情况下,考虑就地或就近安置,让农民优先选择距原居住地较近的安置小区。若只能实行异地安置,则可以通过无偿增加一定的安置面积的方式来弥补被征迁户远离原长期居住地所受到的情感损失[4]。在安置房的具体分配上,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分配理念,对安置房进行统筹安排,不断细化工作方案,兼顾亲属、亲系、邻里、同乡等血缘、地缘关系,把守望相助的乡风乡情整体移植到农民安置小区,稳定传统乡村社会以家庭、亲邻为基础的情感支持、行为支持,减少农民入住安置小区因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可能带来的社区环境适应等方面问题。2.强化多形式的社会支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进入农民安置社区,为有需求的拆迁农民、特殊困难人群等提供困难救助、心理疏导、关系调适、资源链接等社会支持服务;针对当地农民的特点及地域特色创造性开展各类社区活动,鼓励拆迁农民积极参与,促进农民之间的交流沟通、协作互助;动员、培育社区力量和社区骨干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增强拆迁农民对安置小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安置小区;对拆迁农民进行再就业培训,把再就业纳入统筹安排,加强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拓宽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帮扶原则,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导用人单位用工倾斜,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为拆迁农民提供就业支持,稳定和提升拆迁农民的生活水平,引导其逐步适应并融入城镇化的生活方式,进而真正实现市民化。(四)鼓励支持政策创新实践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呈多层次,安置政策不可能一个标准一刀切,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而是应根据地区发展水平,随着时间、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1.推进安置政策创新。各地安置政策的制定要根据自身情况,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为避免安置房交房延期损害拆迁安置户利益的情况

  2021年第3期三农问题出现,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借鉴外地经验,探索实施“先安置、后拆迁”,以避免政府的公信力不会受损;条件不足的地方,对于规划的征地项目,要根据征地建设时序,从早建、多建、快建出发,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逐步减少过渡户,缩小在外拆迁过渡户比例,减少社会压力。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加强项目合同管理,明确安置房开工、竣工和安置时间,对于房屋位置、朝向、结构、用途、面积、楼层等具体情况,房屋的增购费用的支付方式,房屋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有关事项予以准确的约定,对失信的开发商进行惩治、列入诚信黑名单。2.推进安置模式创新。构建并实施多元化补偿新模式,既提供单一的统建安置房,也应积极探索提供自主购买普通商品房、货币化回购、房票补偿、跨区域置换、剩余房源折价安置等不同模式。从单选到多选的转变,扩大了群众安置选择范围,可以使拆迁户根据自身家庭条件与独特需求,做出更有利于自身的选择。提供多元化的安置选择,赋予群众更多的选择权,打破了只能选择一种安置模式的局限,适应了群众差异化需求,满足了部分群众尽早搬迁和入住较高品质商品房小区的诉求,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单一选择与安排对拆迁安置户利益可能造成的损害,不仅有利于保障群众生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化解一些安置中的矛盾。应看到,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越来越高。安置房寄托着拆迁安置户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向往,事关民生福祉,直接体现着群众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拆迁安置工作中,一定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人性化的关怀与规范化的操作有机结合,这样才能真正获得群众的支持和信赖,从而有助于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少拆迁安置工作中的层层矛盾与问题,更有助于把安置房工程真正的打造成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建设成为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美化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由此积极有效地推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参考文献:[1]习近平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N].监察日报,2017-03-08.[2]田睿.西安东姜村回迁房等了10年各种问题多[N].华商报,2019-10-31.[3]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7-3-6.[4]严金海,阮彦钦.参照依赖、现状偏见与拆迁安置满意度——基于福建省厦门市的经验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6(8):3-11.责任编辑:胡宜挺Farmers’NewExpectationandResponsetotheResettlementHousingZhangLi(HunanAcademyofSocialSciences,Changsha410003,China)Abstract:Resettlementhousingisaninevitableproductoutoftherapid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inChina.Farmersarethekeygroupofpeopleinresettlement.With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ndlivingstandards,farm?ers’housingdemandhaschangedfrom“housing”to“goodhousing”,andtheyhavecorrespondingnewexpectationsforresettle?menthouses.Fromthefieldsurvey,farmers’expectationsforresettlementhousingaremainlyfocusedontheconstructionquality,supportingfacilities,locationanddeliverytime.Toreducethecontradictionsandproblemsintheresettlementwork,weshouldtakeintoconsiderationoftheprofoundchangesofthemainsocialcontradictionsandactivelyrespondtothenewexpectationsoffarmers,soastopromotetheprocessofurbanizationand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development.Keywords:farmers;resettlementhousing;expectationXINJIANGSTATEFARMSECONOMY????

篇九:回迁安置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当前我市征地拆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市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征地拆迁工作取代计划生育成了乡村和街道社区工作的第一难事。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片区改造工程,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征地拆迁工作,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群众的居住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征迁工作也因此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征迁工作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笔者常年在基层一线工作,参与多个项目的征地拆迁组织领导工作,对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汇总分析,试谈自已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一、xx市征迁安置总体情况

  我市实施的征迁安置项目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征收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征迁主管部门为国土资源局;另一类是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征迁主管部门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从各个项目的情况看,以上二类征迁项目基本上都能按照法定程序履行相关报批手续,公开征迁红线图、征迁补偿安置方案及安置房等资料;按规定进行房屋丈量评估、组织选房签约等工作,补偿安置标准总体上较为合理,项目整体推进还算顺利,项目供地比较及时。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因个别群众观念陈旧,对征迁工作不理解或提出过高赔偿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征迁

  工作的按时推进,个别项目甚至陷入僵持状态;有些项目征迁手续滞后、安置房建设进度缓慢、未能及时兑现办理安置房产权证,以及个别征迁一线工作人员工作方法方式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推进。

  二、当前项目征地拆迁安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拆迁程序不够规范,拆迁手续不够完整。为确保项目建设用地,实现项目按时开工,由于时间紧、拆迁任务重,个别项目在项目启动前的公知及听证制度没有完善,未能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一些项目在未办妥征批文之前就开始实施征迁工作,采取“边征迁边报批手续”。在用地报批手续、拆迁程序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漏洞,个别群众对征迁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二)政策本身制定不周全,加大征地拆迁的难度。1、临时安置补助费、部分附属物及地上构筑物的补偿标准相对偏低。如现行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按地段等级每平方米仅为4-7元,这与目前的房价及房租水平相差甚远,不足以满足群众租房过渡的实际需要;坟墓、围墙及室内装修等项目的补偿标准相对偏低,市政府近年出台的征地补偿安置标准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实际还有一定的差距;2、土地补偿标准偏低,被征地拆迁人的利益难以保障。现行的征地补偿费的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土地对农民承载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没有反映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变化引起土地价值变化的动态过程的因果关系,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3、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标准不一致。从各个项目征迁补偿安置方案上看,对被征迁房屋的补偿安置基本上是合理的,安置房等面积安置部分,除高层安置房的楼层价差,基本上达到“拆一还一、不补差价”,群众利益得到较好的维护。但各个项目的补偿安置实施细则略有不同,有时相邻土地由于征用时间不一致或项目不同也导致补偿安置标准不一样,从而引发了一些征拆矛盾;4、保障机制不完善。我市对征用集体土地的失地农民也出台了一些集体保障性用房等政策,但由于一些项目征迁后集体保障性用房没有落实、村居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不足等原因,造成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依然没有有效解决。

  (三)个别被征地拆迁户的期望值太高,利益诉求难以满足。1、部分群众对房屋补偿标准存在不满足的问题。希望借拆迁之机要挟政府,提出明显高于房屋评估认定和安置补偿标准的诉求,不达到心理预期,就不签拆迁补偿协议;2、个别群众把征地拆迁当做致富机会,想方设法要求多丈量土地、房屋面积,不达到目的,就采取不签协议,阻拦施工、闹访缠访、甚至歪曲事实越级上访等方式向党委、政府施压;3、各个拆迁项目都存在不同程序的违章建筑,有些项目违章建筑的面积甚至超过合法的建筑面积。由于违章建筑的成因及建筑年限不同,各个指挥部对违章建筑认定标准也不尽相同,使得群众对违章建筑要求补偿安置的期望值较高。一旦无法得到满足便拒绝征迁,与拆迁人打持久战拖延时间,讨价还价迫使拆迁人做出让步,使拆迁补偿难以平衡。甚至采取群体性上访等措施,影响社会安定稳定,征迁中大量存在的违章建筑已经成为制约征迁工作按时推进的主要绊脚石。

  (四)外界舆论对征迁工作过度妖魔化。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征地拆迁工作十分关注,一些征迁过程中的个案事件,客观上造成部分新闻媒体对征地拆迁工作报道加入各种主观臆断,以及

  社会各界对少数被征迁对象过多的同情与保护,使得目前征迁过程中一些漫天要价,无理取闹等不良风气愈演愈烈,造成征迁工作推进阻力加大。

  (五)实施强制征迁的期限过长,影响项目进度。对个别阻挠征迁的被征迁人,各项目指挥部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做法,即一边做群众思想工作,一边启动强制征迁的法律程序,即由国土资源部门责令限期交付土地后,再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因拆迁后期才开始申请的强制征迁法律程序,如果当事人申请复议或起诉,走完整个程序,实施强制征迁的期限往往需要一至两年。

  (六)安置房规划图纸更改,建设进度滞后,安置房产权证没有及时办理。1、开发建设单位在安置房建设施工中单方面更改或优化图纸设计,没有履行听证等有关程序,造成交房后群众以图纸修改、安置房质量等问题上访;2、近年来,我市拆迁安置的过渡期限多为36个月,但很多项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逾期回迁的情况,安置房建设进度明显滞后;3、对已回迁的安置房因用地手续不全、欠交土地出让金和规费、施工资料不全、无法竣工验收等原因,没有及时给拆迁户办理产权证,如前几年实施的xxxxxxxxxx等项目的安置房已回迁多年,但产权证仍未办理。这与近来年征迁项目较多,政府设立的各项目征迁指挥部均是临时机构,工作重点放在“拆房交地”等有关。

  三、对策与建议

  (一)规范征迁前期手续办理,依法依规实施征迁。完善的征迁审批手续是确保征迁合法性的根本,许多项目征迁滞后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前期手续办理滞后或效率不高。一要完善项目征迁

  前的告知、听证制度,让群众充分表达意见,并借此机会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宣传征迁意义、政策法规、征迁好处等,消除群众思想顾虑,取得理解。二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减少各个项目的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差异,使征地拆迁工作更加统一、规范、科学。三要注重征迁依法实施,对个别需要“边征迁边办手续”的项目,在征地批文之前,可先进行前期的宣传动员、丈量登记及面积确认等工作,待批准后进行签约、拆房。四要在征迁环节中注重公开、公平、公正,做好群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防止因不公平造成群众攀比而影响征迁。

  (二)保持打击两违高压态势,源头防控违章建筑。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落实违章建筑清理整治工作,保持高压态势,防止违章建筑的漫延和扩大。同时,在项目征迁过程中,对违章建筑的认定和处理上要做到“一碗水端平”,避免出现“违章建筑”因拆迁改造而合法化,从而进一步助长违建之风。

  (三)适当提高征迁补偿标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适时提高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尽量达到同地段的租金标准。适当提高附属物及地上构筑物的补偿标准,规范室内装修补偿项目及其标准。落实集体生产生活保障性用房,努力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保障问题。

  (四)及时启动强制征迁程序,确保项目按时供地。一要注重做好征迁重点户的思想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减少征迁阻力;二要及时启动强制征迁的前期法律程序,防止因前期手续不完善而影响强制征迁的实施;三要做好强制征迁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缩短强制执行周期。

  (五)重视征迁善后的安置房建设办证等工作,切实维护政府诚信。由于种种原因,安置房建设进度滞后、产权证未及时办理的现象较为普遍,群众颇有怨言。为取信于民,建议:一要落实安置房建设责任,各项目业主要指定专人办理安置房建设各项手续,政府相关审批部门对安置房手续办理要提前介入、尽快审批。二要切实保障安置房建设资金。三要明确安置房产权办证责任。四要清理遗留项目的安置房办证问题。因相关手续不尽完善或其他原因造成安置房产权证尚未办理的,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尽快予以办证,防止因办证问题引发新的矛盾纠纷。

篇十:回迁安置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村拆迁安置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农村拆迁安置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几年来,我区的省市重点工程项目众多,拆迁安置过程出现了不少问题,由此引起的民间纠纷和群体上访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我区社会稳定,成为当前我区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障碍。最近,本人在天顶乡、岳麓街道办事处的部分党政领导、村组负责人及部分被拆迁群众中进行调查,发现形势较为严峻,有的问题还极为突出。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少数干部群众对拆迁安置的政策了解不够、理解不透,或者误解了拆迁安置政策。由于缺乏拆迁主体和被拆迁人之间的对话交流的渠道,作为拆迁主体一方的干部对群众的疑问不能正确解答,甚至有的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上推下压,引起群众的不满。二是在拆迁调查工作中,对补偿标准的尺度掌握出现偏差。尽管政府部门按照拆迁政策,制定了统一补偿标准,但由于对同类房屋的结构、装修、价格等问题的认同上存在差异;对居民建在集体土地上与国有土地上的房屋估价混同;甚至存在个别讲人情、论亲疏,对拆迁地面积的丈量、拆迁标的物的估价不统一,出现个别超面积丈量、超值估价等现象,致使被拆迁人之间相互攀比,引发矛盾。三是由于现行的有关拆迁安置法律规定的原则性强,实际可操作性较差,有些村组制定的村规民约,有部分违反现行法律政策的规定,且在发放拆迁安置补偿过程中缺乏透明度,侵犯了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上述各种问题的产生,有其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但关键的一条在于我们的拆迁安置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为了维护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我区重点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针对我区拆迁安置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供领导和部门参考。

  一、加大拆迁安置法律政策宣传的力度

  在多年来的拆迁安置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拆迁安置法律政策的宣传。在每项重点工程建设的拆迁征用

  地之前,首先召开动员大会,向被拆迁村组和拆迁户发放大量的宣传资料,是一项有益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相关法律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为此,在进行重点工程拆迁工作的时候,我们除了开好动员会外,要加强相关法律政策宣传工作。对参与拆迁安置工作的干部要进行相关法律政策的学习和培训,尤其对被拆迁范围内的村组党员和干部进行更深层次安置补偿法律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利用他们的幅射作用,教育和提高全体被拆迁安置群众的政策法律素质。对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对基层党员干部发现和提出的政策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认真负责地解释和说明。如某街道拆迁户两年两次搬迁,安置无着落,其反映强烈。据了解,该安置地已在规划建设中,政府巳按时足额发放了过渡费,这是政府拆迁安置工作中的一项政策规定,通过政策宣传,这些拆迁户很快消除了怨愤。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及时做好拆迁安置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工作,就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许多矛盾都可得到预防和解决。

  二、坚持拆迁调查、安置中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由于当前重点工程的拆迁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拆迁安置工作时间紧,且工作量大,为了追求工作效率,政府在拆迁调查工作中实行大兵团作战,这往往是要以牺牲公正为代价的,也成为产生安置拆迁纠纷的原因之一。为此建议主管部门,要切实把握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平保稳定。在拆迁安置补偿过程中,主管部门对土地征用要公开进行,把征用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和征用土地用途、范围、面积、补偿依据以及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地点、期限等,在被征用拆迁地予以公告;对拆迁补偿要公开进行,把征用地拆迁数量、补偿依据、补偿费数额、被安置农业人员数量、农业人员安置方式、房屋安置方式、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及其具体实施的步骤等,在被征用拆迁地予以公布,接受被拆迁地群众的监督,防止被拆迁人的合法利益受到侵犯。特别是安置对象和房屋拆迁等补偿安置到人到户的,更要十分注重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成立核查组,掌握统一补偿标准,对群众提出的异议进行复核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确保重点工程拆迁安置工作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最大限度地

  减少因拆迁安置不公而引发矛盾。

  三、完善拆迁安置工作中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

  目前,我区安置拆迁补偿依据主要是《长沙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但该条例原则性强,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困难,由此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较多。在我国法制不断健全的今天,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区安置拆迁补偿工作,使安置拆迁补偿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制定相应的操作性较强的《安置拆迁补偿办法》已经迫在眉睫。根据宪法精神和民法通则、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计划生育法以及《长沙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现提出以下具体意见:

  (一)农业人口数的统计应严守政府通告之日的底线,对前不溯及,对后不顺延。

  (二)服义务兵役(含超期服役的)的现役军人应参与安置分配;未随军迁出、其户口在拆迁地的军人家属(包括其配偶和子女),应同等参与安置补偿分配。

  (三)拆迁地的在校大、中专学生,其户口虽已迁出,但未分配安排正式工作的,凭在读学校证明和学生证,应同等参与安置补偿分配。

  (四)具有拆迁地户口,正在劳改劳教的人员,应同等参与安置补偿分配。

  (五)享受"五保"优待的人员,应同等参与安置补偿分配,其补偿费由村组代管。

  (六)拆迁地已出嫁妇女,离婚后因生活无着落而回迁的人员(含已回村落户、法定抚养的小孩,)和婚嫁到拆迁地妇女而离婚后其户口仍在拆迁地的人员(含再婚随迁、法定抚养的小孩),应当同等参与安置补偿分配;婚嫁农村的出嫁女,其户口未迁出的人员,只能一次性享受一方安置补偿,已在男方参与安置补偿的人员,不参与本地安置补偿分配;未参与男方所在地安置的人员,应当参加户口所在地的安置补偿分配。如户口回迁或者未迁出的上述人员与村组另有书面协议的,可按协议执行。男到女方落户的可参照执行。

  (七)婚嫁城镇、未随迁的拆迁地半边户及其子女,应同等参与安置

  分配;但一方已享有国家福利分房的,可不考虑宅基地和住房的政策性优待。

  (八)原籍在拆迁地,因生活所迫或历史上的政治原因被迫外迁,后其户口又回迁原籍,并分有责任田土的人员,应同等参与安置补偿分配,外地回迁户与村组另有协议的,可按协议执行。

  (九)返乡居住的离退休人员,不参与安置补偿分配。其配偶系再婚的农村户口,经村组集体研究和村民会议通过,准许其迁入的,应当给予安置补偿,但与村组有协议的,可按协议执行。

  (十)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未处罚到位的计划外生育子女,不参与安置补偿分配。农村独生子女可享受安置补偿有关政策性优待,按相关政策执行。

  (十一)无正当理由迁入的农业人口(含空挂户),不参与安置补偿分配。

  (十二)欠有国家税费、集体公益事业折价款以及其他集体欠款的人员,其安置补偿可以折扣欠款后按实发放。

  四、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重点工程建设利国富民,对加速经济发展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意义重大。同时,拆迁安置补偿费的发放到位,涉及到被拆迁群众的直接利益,也是被拆迁群众最关心、最实际、最容易引发各种矛盾焦点问题,这些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重点工程建设中的拆迁安置工作,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政府部门工作作风的好坏和工作水平的高低。在拆迁安置补偿过程中,政府转变工作作风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工作水平的提高。我们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就会得到广大被拆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重点工程的建设有序推进;反之就会遭到部分拆迁群众的抵触,使重点工程建设受到阻滞。为此我们要牢记"五心",转变作风,打造诚信政府形象。即在拆迁安置工作中,接待群众咨询要热心;调查补偿情况要细心;听取群众意见要耐心;核实安置补偿标准要公心;善后安置要关心。此外,要保持拆迁安置工作的延续性,切实落实对被拆迁群众的承诺,勤政为民,真正做好被拆迁群众的"公仆",从而树立起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推荐访问:回迁安置的问题及建议 回迁 安置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