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档下载> 正文

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或推动的有哪些(3篇)

鸿贵文秘网 发表于2023-05-02 14:20:03 本文已影响

篇一: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或推动的有哪些

  

  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研究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原因

  大多数学者认为,从国际形势看,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世界法西斯势力结成联盟迅速膨胀的危急情势下,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猖狂侵略,英、苏、美等世界大国从其各自民族利益出发,支持中国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然结果。日本侵略中国,导致中国阶级关系变化,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救亡图存是大敌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这就成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陆远权:《二次国共合作历史必然性析论》,《三峡学刊》1995年第3期)英美在华势力受到威胁和削弱,美英利益与日本发生冲突,蒋介石集团改变政策,这为国共合作抗日创造了基础条件。(沈春光、王应江:《试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时代背景》,《中国现代史》1993年第11期)共产国际“七大”确立的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刘凤莲:《浅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中国现代史》1985年第11期)

  大多数学者认为,从国内变化看,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国共两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各自调整方针政策、相互让步、共同让步的必然产物。有学者认为广大中间势力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王学峰:《中间势力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国档案》1994年第3期)有学者认为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丰富与完善,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根本条件。(毕洪江:《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必然性》,《中国现代史》1994年第7期)有学者认为蒋介石国民政府政策的转变,大大加速了国共合作的进程,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必要条件。(陆远权:《第二次国共合作历史必然性析论》,《三峡学刊》1995年第3期)有学者认为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共同合作,是促成第二次国共合

  作的群众基础。(李志明:《试析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成都师专科学报》1995年第1期)

  综上所述,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国共两党顺应国际反法西斯运动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发展的历史潮流,以民族利益为重,转变政策,互相让步的产物。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两个代表不同阶级利益和政治要求,具有根本不同的政治目标的党之间的合作,其合作特点十分明显。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观点不尽一致。

  一种倾向性观点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因此两党合作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组织;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军队;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抗战纲领、抗战路线和领导的战场;国共两党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共同抗日的前提下,各自决定自己的行动方针。(孙玉芝:《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和启示》,《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所以,在处理国共两党关系和共同抗日的问题上,采取了被称为“东方手续”的遇事协商、谈判的特殊方式。(逸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特点》,《贵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相反意见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存在相应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纲领。具体理由是:在组织形式问题上,第一种意见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两党两制并存并处”,它是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唯一可行的固定的党外合作组织形式,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保障。(陶用舒:《第二次国共合作组织形式和“一国两制”散论》,《益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第二种意见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在联合抗日这个大前提下,在党、政、军几方面都采取了不同的合作形式,具体可以概括为党外合作、一国两制、军内合作,这是由当时国共两党的客观现实和对外态度决定的。其中,军内合作是连接党外合作的主要形式,一国两制是党外合作在政权问题上的具体体现。(邰凤琳:《第二次国共合作形式新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大多数学者比较一致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第二次国共合作是面对日寇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紧要关头所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民族组成的民族解放战争联盟,具有广泛性、进步性和革命性的特点。第二,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的两党有着根本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具有矛盾性、特殊性的特点。第三,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两党力量的发展此消彼长,具有不平衡性和长期性特点。(孙玉芝:《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与启示》,《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由此可见,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发展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些特点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是民族性与国际性辩证统一的必然产物。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性质

  关于这一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认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共产党“输诚”说。这是台湾不少学者的看法,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9月2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发表共赴国难的宣言……次日,蒋先生发表谈话,表示接受中共的输诚,并对它深为嘉勉”(《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台湾风云出版社,第141页)

  第二种,同盟军。这是大陆上许多专家学者的共同说法。他们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性质,正如列宁所说是“要战胜更强大的敌人……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军”。(《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25页)

  第三种,少数人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孤立少数,各个击破”原则的具体体现。

  第四种,阶级合作说。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性质应该说是英美派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合作。(李由淇:《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性质》,《国共关系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性质是由两党合作的实质和促成这次合作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时的国民党,已不再是一个革命的政党,国共两党在根本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上是对立的,但是,为了

  抵抗来自外部的压力,双方实行有条件的合作是必要的,但这种合作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双方的对立性质,国共合作实质上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形式的阶级联盟,是两党在对立中的合作,在合作中的并存。由此可见,阶级合作说较为合理。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标志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1935年《八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的形成。认为《八一宣言》的主张有新的特点,是各党各派各行各界各个

  民族的联合,首次确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原则,所以说,它是党探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转折和统一战线策略路线形成的标志。(郝晏华:《从秘密谈判到共赴国难》,燕山出版社1992年版,第86~87页)

  第二种观点认为,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决议,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的形成。因为《八一宣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共产国际总方针的影响,而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全面系统地解决了关于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问题。(刘经宇:《论抗日反蒋与逼蒋抗日》,《党史通讯》1987年第7期)

  第三种观点认为,1937年2月《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因为瓦窑堡会议并没有改变对地主的政策,没有把地主买办资产阶级营垒中的英美派集团包括在内。只是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党中央在2月10日致电国民党三中全会,提出了五项要求,做出四项保证,至此,党不仅对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有了正确的分析和政策,使统一战线既是抗日的,又是民族的。(才树祥:《略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形成》,《北京财贸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近年来,许多著作在论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形成问题时,常从发展过程的角度,在综合第一、二种观点的基础上采用这样的说

  法,即《八一宣言》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瓦窑堡会议接受了宣言的指导思想,在全党确定了宣言所提出的策略路线。

  五、共产国际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有几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制定的。其理由是:第一,共产国际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出发点是适应苏联外交政策的需要,目的是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以保卫苏联。而中国共产党是把民族革命、民族解放放在首位,主要目的是开展民族革命战争,实现民族革命任务。第二,共产国际的对蒋政策是随着苏联与南京政府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国共产党则是根据国内实际斗争情况的变化制定对蒋政策。第三,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统一组织形式的理解与实施步骤也不同。(谢文:《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与共产国际关系的历史经验》,《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4期)

  与此完全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是共产国际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只是具体执行而已。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海外和台、港的一些学者。他们认为,“中共的统一战线,得自于莫斯科的传授,早年称为联合战线,1935年依照共产国际第七次大会建立反帝统一战线的决定,才改为统一战线。”(张镇邦等:《国际关系简史》,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出版,第127页)“究竟谁首先积极地推动联合抗日呢?在红军艰苦的长征途中,制定出八一宣言这样的抗日宣言无论如何不可能的。”([日]宇野重昭:《中国共产党——其历史和实况》,日本实业出版社1981年版,第92~93页)“共产国际和我党坚决呼吁中共中央积极开展中国红军抗日活动,巩固中国人民的统一战线,这样就能切实做到以最快速度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国际提出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和顺利发展中国革命具有重大意义。”([苏]奥·鲍·鲍里索夫等:《苏中关系》(中译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99~100页)

  第三种观点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共产国际指导和影响之下,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从一方面看,共产国际在这一问题上,是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有学者从中共驻代表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酝酿及形成过程中,给中央以极大帮助的角度上认识这一问题,中共代表团起草的《八一宣言》,为党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统战政策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后形成指明了方向;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最初设想就是在中共代表团创办报刊上发表的大量宣传统一战线新政策的文章基础上产生的。而代表团的大部分主张都离不开共产国际的领导与帮助。(黄启钧:《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6期)还有的学者指出,1935年11月下旬,为使长征中的党中央了解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内容,共产国际派张浩回国传达,这时,刚到陕北的中共中央立即接受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才在党的瓦窑堡会议上开始了党的策略转变。(鲍静:《试论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增刊)

  经过较长时间的争论,国内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逐渐趋于第三种观点,但在共产国际“指导”或“影响”的程度上还有不同的倾向意见。中国共产党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实事求是地制定了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政策,可以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由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

  地制定的。

  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的特点,抗日战争是以全民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为对象的民族解放战争。因此,除极少数汉奸、卖国贼外,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中小地主及国民党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包括在统一战线内。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增强了抗日阵营的力量,但是,统一战线内部各阶级利益不一致,尤其是国共两党在政治目标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和国民党的既联共抗日又反共的两面政策,就决定了统一战线内部必然存在严重的阶级冲突。(洪万辰:《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形成及其特点》,《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还有学者认为,经历了三年合作、十年分裂后的再次合作,抗战的长期性也决定了合作的长期性,而且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国共两党的长期合作。(何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策略方针》,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专题讲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

  在众多的讨论中,一般都认为,抗日统一战线没有国共双方承认的共同纲领和统一的组织,而仅以互相承认和遇事协商的方式来确认,国共两党的共同点是抗日,此外便没有什么共同的东西了。(秦野风等《国共合作的过去与未来》,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07~208页)但近年来,在此问题上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有统一组织形式的。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在《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向全国宣布:“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中国共产党还强调在统一战线中,要根据情况实行先奏后斩、先斩后奏的策略,这里的“奏”也说明了在组织形式上所存在的隶属关系。(葛仁钧《论抗战时期国共关系中的几个问题》,《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另外,还有学者论证了有共同纲领。将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与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国共两党所提纲领在主要原则和精神以至用词上的共同处。因此,不妨将两党再次合作的纲领概括为“抗日救国”的三民

  主义。对这一纲领包含的具体内容,毛泽东曾作过论述,明确提出抗战期间,这是“国民党自己宣布的纲领,也是国共两党的共同纲领。”根据以上情况,说没有共同纲领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否认了共产党为积极促成《抗战建国纲领》的提出所做的努力,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相悖。(唐培吉、张劲:《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纲领试论》,《民国档案》1992年第2期)

  七、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有学者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路线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在敌后开辟一系列抗日根据地,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党政府作为正面战场也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整个八年抗战,国民党先后进行较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战斗38,931次,歼日军53万余人,自己付出3,220,419人重大伤亡的代价。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他们违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愿望,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努力作战,为夺取中华民族的解放流血牺牲,表现了很强的爱国热情,涌现出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郝梦龄、戴安澜等为国损躯的高级将领。所有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国民党军爱国官兵,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同样亦是中华民族的烈士和英雄,都是值得全国人民尊敬与纪念的。(范成英:《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还有学者探讨了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指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在抗日战争中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场,一直保持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的关系。两个战场相对独立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共两党独立指挥所属武装力量,按照各自政党所确定的抗战路线、军事战略及作战原则实施作战。两个战场在保持相对独立关系的同时,还始终保持着相互配合的关系,这种相互配合,主要表现为战略配合,也有战役、战斗的配合。然而,各个层次的相互配合,有积极主动的配合,也有消极客观上的配合。(祖雷:《浅析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由此可见,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中国战场的两部分,其基本是根据国共两党在不同战线、不同区域作战而界定的,但都统一于中国的抗战大局。在不同时

  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在互相配合作战的同时,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周勇《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新中国政治制度论纲》,《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年第1期。

  钟康模《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岭南学刊》1995年第5期。

  李继华《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层次和阶段划分》,《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3期。

篇二: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或推动的有哪些

  

  下列事件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或推动的是_________。

  问题:

  下列事件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或推动的是()。

  A.

  东北抗日联军组成

  B.

  “一·二八”上海抗日

  C.

  西安事变

  D.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

  答案:

  AC

篇三: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或推动的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关于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战略和政策

  王红续

  【期刊名称】《理论视野》

  【年(卷),期】2005(000)004【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把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结合起来,在建立和巩固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促使各国特别是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有利害关系的国家参加国际抗日统一战线。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重点对象是争取苏联的援助,并同英美策划的“远东慕尼黑”阴谋进行斗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重点对象是美国。

  【总页数】3页(P8-10)

  【作

  者】王红续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D613【相关文献】

  1.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战略方针与斗争策略2.论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及启示——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和发展为例3.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战略决策4.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r——中国共产党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战略决策(纪念七七抗战八十周年)5.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抗日统一战线思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荐访问: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或推动的有哪些 战线 抗日 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