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档下载> 正文

郾城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鸿贵文秘网 发表于2023-05-30 09:10:07 本文已影响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郾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一、2012年工作回顾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郾城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郾城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郾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奋力争先,圆满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开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年来,我们致力抓创新破瓶颈,重点工作亮点纷呈。坚持以创新的办法解决发展难题,以务实的举措打造竞争优势。淞江产业集聚区扩区调整规划、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顺利获得省政府批复,为全区二三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组建成立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大队,探索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始终保持全市靠前位次。科学调整区乡财政分配关系,全面激发了乡镇培植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圆满完成漯阜铁路拆迁任务,成功举办青岛、上海区情说明会,顺利通过全省文化先进区考核验收。一大批事关郾城长远发展的工作落实有力,多项工作全省、全国领先。计划生育“七保”政策、企业军转干部工作经验全国推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乡村清洁工程、防范处理邪教等工作全省领先。先后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区、全省移民迁安工作先进区、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区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

一年来,我们致力抓转型调结构,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6:62.3:26.1,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9.7亿元,增长13.1%,居全市第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06亿元,增长32.6%,居全市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增长24.1%,居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亿元,增长15.9%,居全市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3.9%12.6%,均居全市第二。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双星机械、中原轧辊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乐天澳的利、莲花医疗器械成功跻身全省“百强、百高”企业。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89.8亿元,增长15.6%,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7亿元,增长18.2%,居全市第一。完成工业投资55.2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新增纳税超千万元企业3家。第三产业活力彰显。开元名都、建业福朋大酒店、食品批发交易市场A区、淞江美食街正式运营,丹尼斯购物广场、昌建东外滩加快推进。新增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167家。实现三产增加值41.7亿元,增长8.9%,居全市第二。全区三产服务业呈现出总量扩大、质量提高、品位提升的良好态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西大坡10万亩高标准粮田项目全面启动,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夏秋秸秆禁烧实现历史性突破,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特色农业规模发展,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4万亩,新发展间作套种面积2.6万亩、绿色蔬菜5000亩;新建国家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6个,区动物疫情测报站升级为“国家级测报站”,全区人均畜牧业综合指数居全省第六。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3个。全市植树造林现场会、玉米机收现场会先后在我区召开。

一年来,我们致力抓项目拓平台,发展后劲显著增强。招商引资全面升温。先后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36个,实际利用外资5661万美元,引进市外资金28.9亿元,其中省外资金23.7亿元,完成出口创汇2460万美元。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全区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39个,19个市定重点项目、7个食博会签约项目全部开工建设,重点项目开工率、投产率和投资强度位居全市前列。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力提速。淞江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启动道路建设项目4个,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2.6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1.4平方公里,新上亿元以上项目15个。漯西工业集聚区新投产项目1个,新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4个。两大园区集聚效益凸显,已成为郾城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一年来,我们致力抓统筹提品位,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107国道改造、沙河三期开发、许泌路拓宽等省市重点项目配合有力,背街小巷改造、城区绿化亮化等市政工程加快推进,改造背街小巷10条,亮化背街小巷60条,绿化道路游园5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全市领先,5个项目完成入户丈量,4个项目完成房屋征收,4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前周广鑫·帝景城、滨河颐景园、富华棕榈城等一大批高档住宅小区陆续建成,郾城宜居品位显著提高,为漯河跻身全省首批“最佳宜居城市”做出了突出贡献。城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网格化管理范围不断拓展,城市管理综合提升行动成效明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共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8个,完成投资2.6亿元,建成住房1800套。农村路桥项目推进有力,建成农村道路43.5公里,建设桥梁3座,全区农村道路建设里程、桥梁开工数量位居全市之首!

一年来,我们致力抓民生促和谐,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财政保障更加有力。全区财政总支出13.2亿元,其中民生支出10亿元。保证了全区工资性支出及津贴补贴的足额兑现,保证了各项民生事业和配套项目的资金需求。农村安全饮水、免除城乡70岁以上老人参保费等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干部教师、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标准再度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伤、生育保险全面铺开。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超额完成。社会事业繁荣发展。许洼小学教学楼主体完工,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任务超额完成,2个农村寄宿制小学竣工投用,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区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主体完工,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区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推进有力。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婚姻登记处被评为全省唯一国家级“群众满意窗口单位”。全民创业和小额贷款担保工作全市领先,发放小额贷款5932万元,新增就业再就业1.49万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政领导大接访机制全面落实,“访、化、促”活动有效开展,工业和流通企业改制稳妥推进,一大批社会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社区矫正、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经验全市推广,视频监控网络实现全覆盖,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形势不断好转,群众的安全感持续增强。质监、工商、审计、监察、统计、土地、环保、消防、气象、通讯、侨务、残联、人民防空、外事接待、爱国卫生、史志档案、民族宗教、食品药品监管、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创造了新的业绩。

一年来,我们致力抓效能强作风,政府形象全面提升。紧紧围绕“务实、为民、廉洁、高效”的要求,以“双提升”活动和“双整双促双承诺”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全面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凡涉及“三重一大”事项,一律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区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策,保证了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工作中坚决服从区委决策,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2件、政协提案96件,满意或基本满意率达100%。出台《政府工作规则》,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形成了尽职尽责干工作、求实求效抓落实的优良政风。注重廉政建设,加强廉政教育,深入治理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严格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连续3年荣获全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优秀区。

各位代表!

奋进的历程令人难忘,发展的成果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科学决策,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得益于全区干群的顽强拼搏。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驻郾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郾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

一年的奋斗与拼搏,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只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定不移抓招商,持之以恒上项目,着力“三化”促协调,就一定能够推动郾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突破发展瓶颈,就一定能够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只要始终坚持务实重干,全力以赴投身“三大示范区”战场,坚持不懈加快实力、魅力、和谐、幸福郾城建设,就一定能够谱写郾城跨越发展新篇章;只要始终坚持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够形成推动郾城发展的强大合力;只要始终坚持民生为本,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群众,就一定能够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三次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经济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业质效不优,特色农业规模不大,城乡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中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艰巨,“三化”统筹进程还需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显现,维护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各项民生事业还需进一步改善。少数部门效率不高、服务不优,部分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工作落实不力,经济发展软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安排

新的一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牢牢把握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快,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升食品产业、商贸物流、生态宜居“三大示范区”建设水平,奋力推动“实力、魅力、和谐、幸福”郾城建设实现新跨越。

今年主要经济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节能减排指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实现跨越发展,完成上述目标,需要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开放型经济为驱动,狠抓项目建设,积蓄跨越发展后发力。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全区的重中之重,出真招、出实招,以开放促转型、抓项目促发展。

创新方式招引项目。坚持专人、专业、专攻,以4个驻外招商办事处为平台,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大竞赛”活动,推动招商引资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坚持由“招商”向“选商”转变,围绕城乡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功能性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坚持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做到一二三产同招,内资外资同引,引资引智同抓。坚持由“求量”向“求效”转变,不断完善项目筛选评估机制,全面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确保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9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以上。

拓展平台承接项目。淞江产业集聚区要围绕扩区调整,抓紧编制扩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速推进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实施综合服务区、公租房等服务设施项目,探索建立资金融通、土地整理、技术创新等服务平台,拉大发展框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要突出食品药品、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大力实施“飞地经济”,强力推进园区招商,确保全年新开工超亿元项目15个以上、超10亿元项目2个以上。漯西工业集聚区要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积极吸引国内知名化工、物流企业集中入驻,打造全市重要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强化服务推进项目。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以大项目集聚大产业,拉动大投资。强化项目跟踪服务,重点在建设资金、建设用地、资源配置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切实为项目落地、建设、运行提供优质服务。建立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季度观摩、定期通报制度,实行节点化、责任化推进,形成早日开工一批、限时竣工一批、升级达产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全区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

(二)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狠抓转型升级,增强跨越发展带动力。突出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做优食品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强小微企业,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做优食品产业。强化安全监管,建立研发体系,培育名优品牌。支持重点骨干食品企业提升层次、开拓市场,引导成长型食品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围绕饮品、肉制品、面制品等优势食品行业,着力引进一批支柱型企业和补链型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增强集聚优势,促进食品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构筑规模、水平、效益全省领先的食品产业示范区。

做大新兴产业。以漯河健康产业园为载体,突出规模支撑和产业配套,认真谋划培育以生物制药、医疗保健、高端化妆等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努力打造全国有影响的综合性健康产业基地。加快培育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品牌价值和竞争优势。力争新培育河南名牌产品和优质产品2个,建立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2个。

做强小微企业。筛选30家潜力型小微企业,重点支持其上项目、扩规模、增效益。帮助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运用好“退二进三”政策,鼓励城区工业企业向产业集聚区转移。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及时解决企业用工、用地、技术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保障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确保完成企业战略重组5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

(三)坚持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狠抓农业增效,强化跨越发展支撑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壮大特色农业规模,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建设、产业化经营,夯实“三化”协调发展基础。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西大坡10万亩高标准粮田,以万亩方、千亩方、百亩方为基础,致力打造全省有影响的10万亩粮食示范基地。要围绕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大跑部进厅力度,努力争取一批高标准农田、低洼易涝地治理和农业机械化推进项目,全力推进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发展精品蔬菜、时令鲜果,大力培育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精心构建宜农、宜商、宜游现代农业基地。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以郾襄路、坡大线、李漯路两侧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示范带,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推进双汇产业化工程,扶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发展,保持全国生猪调出大区地位。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新植树木60万株,完成植树造林7500亩,争创全省生态林业强区。

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和组织引导力度,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0个。

(四)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狠抓城乡统筹,提升跨越发展承载力。突出规划先导,致力“三个同步”,着力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市管理与城市发展同步提升。坚持基础先行、建管并重,突出外延扩张、内涵提升,全面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城市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围绕外延扩张,积极配合沙澧河二期开发、解放路和太白山路沙河大桥等省市重点项目,尽快打通黄山路、泰山路等断头路,升级改造中原路、嫩江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围绕内涵提升,持续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强力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突出抓好乡村清洁工程和城乡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合理配置环卫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网格化管理水平,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的城乡环境,致力建设美丽郾城。

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实施。启动郾城西区建设,科学编制规划,力争通过35年,把郾城西区打造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滨河新区、生态新城。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前周、白庙、南街、巴山路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尽快启动小高庄、李盘庄、郭庄、刘庄等城中村改造工作,力争年内新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8个,完成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建成一批高档住宅区和城市综合体。稳步推进老旧市场、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城区旱厕和背街小巷改造,进一步提升老城区品位。

中心镇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步推进。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把孟庙、龙城等近郊型乡镇纳入主城区,提高承接中心城区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精心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名镇和经济重镇,以点带面,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处理好建新和拆旧的关系,实施以奖代补,整合涉农项目,拓宽筹资渠道,重点提升已建社区配套服务功能,全面加快孟庙镇、龙城镇、新店镇3个社区建设进度,努力培育规划标准高、配套功能全的中心社区。

(五)坚持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狠抓品牌培育,增添跨越发展新活力。围绕特色服务业发展,壮大规模,提升品位,塑造品牌,推动第三产业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培育特色商业品牌。严格按照特色商业区总体规划,高起点编制控制性详规,高层次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吸引一批名品名店、商业连锁机构入驻,努力构建以会展金融、食品博览为驱动,以商贸商务、休闲居住为主导的特色商业区。全力推动餐饮娱乐、商务休闲等特色服务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努力培育一批名品超市、精品夜市、品牌酒店和特色餐饮,打造全市服务业新亮点。

培育商贸物流品牌。充分发挥豫南陆路口岸、漯河食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物流企业入驻。重点抓好中国(漯河)国际食品城、丹尼斯购物广场建设,加快启动漯河航运港、建业城市综合体等大型三产项目,着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致力建设集商贸会展、仓储物流为一体的中原商贸物流示范区。

培育休闲旅游品牌。着力培育新店“玫瑰之乡”、裴城“中国传统村落”等特色乡村游,持续提升龙城桃花会、新店草莓采摘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挖掘历史文化古迹,配套发展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项目,努力培育以沿河观光、鲜果采摘、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品牌。

(六)坚持以人民幸福为目标,狠抓民生改善,凝聚跨越发展向心力。坚持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健全保障体系,提升群众的幸福度。高度重视财源培植,不断完善征管机制,努力实现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双突破,确保社保和各项民生支出。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落实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政策,不断加大五个基本险种扩面征缴力度。进一步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保障生活困难家庭子女就学。继续深化全民创业工作,推动实现更宽领域、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努力在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繁荣各项事业,提升公众的满意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大城乡中学、小学、幼儿园建设和改造力度,争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区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全民健身推广。提升计划生育服务水平。推动妇女、儿童、老人、慈善、福利、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环境的宜居度。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共生双赢。加速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尽快建成淞江产业集聚区、漯西工业集聚区2个污水处理厂,重点强化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治理,确保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绿色郾城”,高标准打造沿河、沿路和城市重要节点的生态景观工程。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广大群众饮用水安全。努力让郾城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社会的和谐度。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形成规范有序、畅通高效的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加快解决工业和流通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确保群众吃得健康。深化“平安郾城”建设,强化视频监控应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营造安居乐业、政通人和、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各位代表,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此,区政府郑重承诺,今年要继续围绕民生民计,着力办好10件实事:1、投资3600万元,改造提升农村中学3所,建成许洼小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2所;2、投资6000万元,完善区人民医院新建病房楼配套设施并全面启用,建成裴城镇、龙城镇卫生院病房楼;3、投资4800万元,完成6万亩农田基本建设工程;4、投资780万元,补贴新购农机具500台(套),建成4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5、投资1300万元,解决2.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6、投资1200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500户;7、投资1000万元,启动建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4个乡镇(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8、投资2000万元,完成城区2个市场、5条背街小巷和所有旱厕改造,新建10座星级公厕、2座垃圾中转楼;9、投资2000万元,新建道路20公里、桥梁2座;10、投资8000万元,建成淞江污水处理厂。

办好以上10件实事,既是人民的愿望,也是政府的责任。区政府将集中财力,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确保落实,坚决向全区人民兑现承诺!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人民的期盼,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突出务实、为民、廉洁、高效抓提升,转变学风、会风、作风、政风树形象,努力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一)善思发展之策,科学谋事。把科学发展作为永恒主题,把创新发展作为不竭动力。大兴学习之风,倡导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增强引领科学发展的本领。大兴调研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全力办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诚恳听取老干部、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使政府决策更加符合郾城实际、更加符合发展规律。大兴创新之风,努力在体制、机制上尝试新办法,重点在招商选资、项目推进、城乡统筹等领域探索新模式。

(二)多解民生之忧,为民做事。把人民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有损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要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做解民忧、顺民意、暖民心的实事好事,多办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德政善举,真正做到决策部署依民而定、办法措施应民而出、工程设施为民而建,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过上更好生活!

(三)大兴务实之风,高效成事。把求真务实作为自觉追求,把高效落实作为执政要求。大力倡导敢于负责、勇挑重担的优良政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工、不事张扬。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限时工作制,确保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能力在一线提升。深化“双提升”和“双整双促双承诺”活动,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能。倡导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切实减少应酬,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抓工作、谋发展上。严格行政问责,治理“中梗阻、潜规则”,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

(四)践行法治之责,依法办事。把依法行政作为基本准则,把法治建设作为首要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虚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坚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公共参与、社会听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制度,不断完善公众有序参与政府决策的工作机制,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进一步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弘扬廉洁之气,勤廉干事。把廉洁从政作为执政之基,把从严治政作为执政之要。牢记“两个务必”,坚守“廉政准则”,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探索建立权力运行、监督和约束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不断加强品行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树立勤廉务实的优良政风。

各位代表!今天的郾城已经踏上了跨越发展的新征程。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推动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士气,迎难而上、志在必得的勇气,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锐气。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一切力量,凝聚一切智慧,倾注一切精力,顽强拼搏,砥砺奋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奋力谱写实力、魅力、和谐、幸福郾城建设新篇章!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城区 郾城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